• 1
  • 2
  • 3
新闻视觉
通知公告
丝绸文化
深度观察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视觉 > 深度观察
基于共生理论的广西桑蚕产业循环经济路径选择

 

桑蚕生产是种植、养殖、加工、服务、贸易等系统之间相互依存、紧密联系、协同作用的多产业耦合体,这样的产业构成特点使其更易纳入自然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过程,为循环经济从根本上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推动桑蚕产业持续、高效发展提供更为直接的实现途径。

 

1.产业共生的实质及其构成要素

产业共生,最早被定义为不同企业间的合作,通过这种合作,共同提高企业的生存能力和获利能力,实现对资源的节约和环境保护。因此,产业共生链是循环经济的典型模式,其实质是通过不同类型的企业在空间分布上的集中和企业间合作,形成资源高效利用、能源节约循环、要素耦合优化、产业有机复合的生态化集群式发展模式,组建一个有较强抗干扰能力、物质及能量消耗最小的生态产业关联系统,以达到社会整体福利提升和区域协同效用的增加。

作为共生理论和产业生态学的结合体,产业共生要求从产业共生单元、产业共生模式和产业共生环境等三大要素进行诠释。产业共生单元是指构成产业共生体或产业共生关系的基本物质、能量和信息生产和交换单位,是建立产业共生体或产业共生关系的物质条件,参与副产品或废弃物交换的相关企业即可认为是产业共生单元。

产业共生模式(又称为产业共生关系),是指产业共生单元相互作用的方式或相互结合的形式,反映了产业共生单元之间的作用强度和机理,体现了产业共生单元之间的物质、能量交换方式和信息交流方式。产业共生模式一般可分为:反映共生组织程度的产业共生组织模式和反映共生行为方式的产业共生行为模式。即产业共生模式(关系)是反映产业共生单元采取何种组织模式实现某种共生关联的行为方式。

产业共生单元实现组织和行为的结合要依赖一定的共生环境。因此,产业共生环境可以理解为产业共生单元之间的接触方式和机制的总和,对产业共生体的能量形成和提升具有直接的制约作用。最典型的共生环境是副产品(废弃物)进行交易所依赖的市场环境和政府提供的政策环境。其中,政府通过制定相关政策提供促进产业共生关系稳定发展的政策环境尤为重要。

 

2.广西桑蚕产业循环经济的实施困境

广西在探寻桑蚕循环经济道路的过程中,存在着主副产业链发展不平衡、产业运行模式不合理、桑蚕专业技术人才缺乏、循环政策引导乏力等发展困境,凸现产业可持续发展后劲不足、抗风险能力弱等弊端。

2.1循环主副产业链发展不平衡,价值链整合有缺陷

目前广西桑蚕业以蚕茧丝延伸为循环主产业链,辅之蚕沙有机转化、蚕蛹产品研制、桑菇肥培植等资源开发,初步建立了桑蚕生物质多级利用的主副产业衍生模式。但是,在蚕茧丝主产业链上,广西本土加工率较低,以桑蚕循环经济示范基地河池市为例,蚕茧的就地加工量只有40%左右,蚕丝的就地加工率仅在0.6%左右。有限的茧丝加工能力使得当地所收蚕茧和所产生的蚕丝多运回东部进行深加工,形成以广西为原料基地、江浙为加工基地的茧丝绸产业分布现象,导致后续丝绸、印染、服装等产业难以步入精细制造、协同发展的良性循环轨道。而且当地茧丝制品鲜有自主品牌,市场认同度低,经济效益不佳,弱化了桑蚕主产业链的经济效能,限制了桑蚕循环经济系统的价值增值功能。

其他副产业链工艺流程虽已走通,但价值链延展不充分。在蚕一蚕沙一叶绿素有机肥经济链上,由于蚕沙收集难度大,成本过高,产能过小,致使蚕沙处理量极小,资源利用率低。而蚕沙直接生产有机肥的技术仍待进一步探究,大量蚕沙乱堆乱放,造成蚕病交叉感染,带来严重的废弃物污染问题。同时,蚕蛹制品开发单一,整体规模较小;桑菇肥的转换利用率不高,仍需寻找高产优质、方便管理的新菌种。这些因素都加剧了桑蚕产业分级利用循环体系的构建难度,使桑蚕茧生态键出现先天的价值创造缺陷。

2.2产业运行模式不合理,循环发展基础不稳固

在产业运行模式上,广西桑蚕业仍以蚕农小作坊式养殖为主。小规模分散经营难以实现规模经济,缺乏引入现代生产要素的内在激励,又因交易成本过高,降低了农户及产业组织化水平提高的可能性,更由于小规模分散经营的自给性和封闭性,难以形成蚕茧加工各环节的强关联性,制约了产业链的延伸和网络产业体系的建立,产业竞争合力严重削弱。而且传统的手工劳作方式,技术含量和机械化水平不高,蚕茧质量无法保证,产品深加工基础受限。虽然“订单蚕业”及“蚕农十企业十协会(基地)”等现代经营模式有所发展,但是蚕农与企业之间尚未形成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契约关系不明晰,农户仍是市场风险的主要承担者。此外,近年来受国际市场低迷、丝绸需求萎缩等因素影响,蚕茧价格大起大落,蚕农种桑养蚕的生产积极性受挫,常在广泛种养和时有毁弃之问徘徊,蚕茧生产波动较大,严重制约了循环桑蚕产业链的稳定发展。脆弱的经济利益,动摇的蚕农桑户,不牢固的产业合作组织,为循环经济在广西桑蚕业的广泛推广增加了不确定性,阻碍了循环经济发展规模和发展速度的提升。

2.3桑蚕专业人才缺乏,技术短板制约突出

桑蚕生态产业链需要农业科技成果的密集使用,变资源的粗放经营为技术和资本密集的集约经营。目前,广西桑蚕技术人才短缺成为妨碍循环经济实施的“短板”。2005年,全国蚕业科技人员总数19 981人,产鲜茧58.93万t,万吨蚕茧平均拥有技术人员339人:而同期广西蚕业科技人员仅为1 479人(科研单位90人、教育机构8人、推广管理l 131<人、蚕种场250人),鲜茧产量14.03万t,万吨蚕茧科技人员拥有数105人,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1/3>。其中具有高级职称的仅52人,比重只有3.5 %。若按发种每2 000张需配一名中专水平人才,每10 000张需配一名大专以上人才计算,广西年均450万张的发种规模需大中专人才2 250人,技术人员缺口明显。而织造、印染、服饰等方面的技术人才几乎为零,更制约了广西茧丝绸的纵深产业化发展。另外,对外引进人才,也因地理惰性、薪资差别和劳动力流动壁垒等原因,难以形成良好的人力资源流动机制,更显现对桑蚕茧科技人才的迫切需求。技术人员缺乏、职称结构不合理、&ldquo;引风筑巢&rdquo;不力等问题,使广西蚕业科研服务功能受限,新产品、新技术开发应用滞后,无法适应广西桑蚕业摸索循环经济道路的技术创新要求。

2.4政策支持导向不突出,外部环境待改善

桑蚕业在广西的飞速发展,与广西各级政府对产业的重点扶持密不可分。但是,广西桑蚕产业政策的支持重点主要集中在桑蚕茧主产业链上,针对其他链条的支持力度明显不足,造成了生产过程中蚕沙处理、废水处理、病害综合防治、资源综合利用等方面跟不上桑蚕产业的快速发展。在桑蚕循环经济示范基也河池市,2010年才有宜州等地开始重视主副循环产业链的协同发展,把政策引导重点放在蚕沙处理、蚕丝品牌树立等制约循环经济运行的关键环节。柳州、来宾等桑蚕重要生产基地仍未出台相关鼓励政策,仅靠2005年自治区出台的《关于加快发展循环经济的意见》推动当地桑蚕循环经济发展,尤显政策牵引功能缺失。再加上广西尚未出台有关循环经济发展的节能法、可再生能源法等相关法令,扶持循环技术研发的科研经费投入不足,鼓励循环经济发展的财税政策不明显,突出桑蚕循环经济发展中的政策引导缺陷,成为循环经济推行不畅的另一制约因素。

 

3.基于产业共生的广西循环桑蚕产业构建路径

产业共生链模式是延伸产业价值链,优化产业结构,形成农业食物链和生态工业链交融的产业共生组合,推进农业规模化、产业化的一种组织创新模式。因此,广西桑蚕产业应从共生单元、共生模式和共生环境并进的产业共生体系角度,探寻可持续发展的桑蚕产业循环共生实施途径。

3.1以新型农商为基础,培育互利共存的多元桑蚕共生单元

农户、龙头企业、农业合作社及中介服务组织是桑蚕产业共生组织形成的核心要素,是构成链网互动型产业共生关系的基本条件。因此,要优化&ldquo;蚕农十企业十协会(基地)&rdquo;的经营模式,培育多元桑蚕共生单元,使之适应产业共生模式的构造要求。

一方面,建立规范的桑蚕技术培训机构,对蚕农进行科学、系统的技术培训,培育蚕农的农商理念,强化蚕农的市场意识和风险意识,打造。懂技术、会经营、晓管理的新型蚕农队伍。加强蚕农的产业转移培训,为部分蚕农向非农产业转移,有序退出竞争提供技术与技能支持,降低阻碍产业转型升级的劳动力退出壁垒。另一方面,打造“龙头企业十蚕农”“桑蚕合作社十蚕农”“中介服务组织十蚕农”等复合共生单元,形成互利共存的共生组织联结。以缫丝骨干企业带动为主导,着力培育企业的茧丝深加工能力,实行优茧优价,精工细作,加大技术改造、工艺研究和产品升级为度,加快提高管理水平和市场开拓能力,树立蚕丝制品的自主品牌,摆脱过去广西桑茧中低端品质的市场形象,促进企业绿色核心竞争力的提升。同时,形成契约联结式的桑蚕合作社模式,以立法形式明确合作社的法人主体地位,明确其职责和义务,规范其内部管理,督促其代表并维护全体社员的共同利益。应完善桑蚕行业协会的服务职能,强化协会的自组织功能,为会员提供全面、准确、快捷的技术推广、市场预测、资金融通、职业培训等服务。

3.2以生态园区为载体,形成企业间互动能效的链网共生关系

生态产业园区是通过废弃物交换,形成企业间物质闭路循环和能量多极利用的产业代谢和共生关系的新型园区模式,是循环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因此,应着力打造&ldquo;绿色制造&rdquo;的桑蚕生态产业园区,依靠企业间的互动能效,构建互利共生、联动互补的区域产业生态网络。

鉴于广西现有的桑蚕产业链架构,主副产业链衍生模式应成为生态桑蚕园区发展的首要之选。即以茧丝绸产业为主轴,利用蚕沙、蚕蛹、桑枝等副产品发展多种副产业,通过对上游企业生产废料的合理利用和为下游企业以排放物形式提供廉价原料的方式,使园区企业形成&ldquo;变废为利&rdquo;的资源互补关系,促进主副产业配套发展,实现产晶链和价值链的整合,建立适度规模与环境适宜的互补产业共生驱动机制。同时,结合企业间的同类相关性发展产业集聚式共生模式。桑蚕生态园区建设需要以企业在生产、经营上的相似性形成区域内的地理集聚,合理共享基础设施、市场信息及销售渠道,集中开发清洁生产、废弃物循环利用等共有技术,共同培育茧丝绸国内外市场,发挥稳定、持续的整体竞争优势,实现资源、人才、知识、可循环物质的集聚效应。由于企业数目和类型的限制,生态园区的共生网络具有一定刚性,通过和园区外企业的的技术经济合作,可以建立内涵更丰富、结构更稳定的产品代谢网络,打造开放、动态的产业联盟,推动共生关系的多样化和规模化,提高链网互动共生关系的弹性。

3.3以引导政策为保障,营造桑蚕产业循环共生的外部环境

良好的外部环境有利于桑蚕产业循环共生体的运行,政府应从以下几方面完善产业共生环境。一是实施区域循环经济推进计划,加快制定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价格、税收、信贷和贸易等政策,特别对生产资源节约型产品的桑蚕企业和用循环技术改造传统桑蚕产业链的投资项目,给以财政贴息、税收调节和信贷支持等方面的优惠,增加在生态示范园区建设、病虫统防统治、废弃物再利用技术研发等关键环节的资金投入,建立财政性科技投入稳定增长机制。二是在全面贯彻国家有关农业资源保护的法律法规的同时,借鉴国内外发展循环桑蚕产业的成功经验,建立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制定循环桑蚕产业的技术法规与标准、行业市场准入标准,实行绿色产品标识制度,进行环保审计,为循环桑蚕产业的发展提供法制保障。三是规范产业市场,深化蚕茧流通体制改革,制定科学、合理的蚕茧收购、烤烘管理制度,推动蚕茧资源顺畅流通;加强蚕茧价格监督,健全交易规则和市场管理机制,创造统一开放、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四是倡导绿色生产和绿色消费文化,利用现场会、电视、广播、网络等多种宣传渠道,普及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经济观,提高广大蚕农的“循环意识&”,营造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的社会氛围。

3.4以创新技术为立撑,建设桑蚕共生模式的智力传导平台

构建广西桑蚕产业循环共生机制,科技是手段,人才是关键。因此,要突破桑蚕循环共生发展的技术瓶颈,必须积极推广环境无害化技术,加大对清洁生产、能源综合利用、标准化生产等关键技术的研发投入;引导省内外高校及科研机构积极开展桑蚕重大科研项目攻关,加强优质、高产、高效、省力化的种养技术研究,完善桑蚕病虫害综合防治体系;加快蚕种场的基础设施建设,加强蚕种管理和质量检测,确保蚕种供应的高质高量;出台对桑蚕科技人员的扶持政策,提高科技人员的积极性,稳定蚕业技术队伍。

同时,困扰桑蚕产业发展的专业人才短缺问题,可通过以下途径,解决:建立服务当地的桑蚕丝教育培训体系,恢复停办的蚕桑专业本科教育,新办丝绸服装专业本科教育,开办大中专的桑蚕丝职业教育;加强与中国农科院蚕业研究所、苏州大学、广西农业大学、广西农业职业技术学院等科研单位和高等院校的合作,采取定向培养、办班培训等方式,培养大批蚕桑丝产业急需的技术、管理和营销人才;采取柔性人才引进策略,以&ldquo;关系不转、户口不迁、双向选择、择优流动&rdquo;等途径,打破地域、户籍、人事关系等人才流动的刚性制约,采用咨询、讲学、短期聘用、技术承包,合作研究、人才租赁等方式灵活引进,尤其吸引既懂桑蚕养殖、加工技术又通经营管理的复合型人才,为桑蚕产业循环共生模式的探索提供智力支持。 

4.结语

作为广西新兴的农业支柱产业,桑蚕产业发展必须摆脱粗放开发、简易加工、低效利用的传统线性经济模式,通过循环共生产业链的建立,形成集约化、封闭性的物质能量循环的网状经济,提高循环桑蚕产业的价值创造功能,实现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共赢,这对于保持广西桑蚕产业的稳定、促进蚕区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农村经济发展等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pape.url--]
主办单位:四川省丝绸协会、四川省丝绸科学研究院、四川省丝绸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四川省蚕桑丝绸生产力促进中心
地址:成都市金仙桥路18号 联系电话:028-87667284 E-mail:scsilk@21cn.com
Copyright © 2011 四川丝绸网 版权所有 蜀ICP备12031489-1号 技术支持:华企资讯
微信公众号,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