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2
  • 3
行业动态
通知公告
丝绸文化
行业运行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动态 > 行业运行
小蚕银丝现神奇 宜宾现代蚕桑产业织出农民致富梦

 

四川在线宜宾频道消息(纪学欣 记者 马春莲 实习记者 张永龙 )我国夏商时期就开始驯化家蚕,商代设有典蚕之官“女蚕”,甲骨卜辞中以蚕神与上甲微同祭,对蚕事极为尊崇。地处“南丝绸之路”重要驿站和发祥地的宜宾,更是“五亩之宅,树之以桑”,种桑养蚕成为农业中的一项重要收入来源。

  今年9月下旬,全国丘陵山区生态高效蚕桑产业带建设现场交流会和全省市州蚕业站长会议相继在宜宾市召开,让这个“七山一水二分田”的丘陵山区再度成为全国蚕桑产业的聚焦点。

  古老的朝阳产业焕发活力

  在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和“东桑西移”的战略推动下,宜宾市的蚕桑产业得到快速发展。目前已成为全省三大优势蚕区之一和国家“东桑西移”项目重点承接基地,建成有国家“十二五”蚕桑产业技术体系综合试验站一个,蚕桑产业已成为丘陵山区农民增收的重要支柱产业和促进地方经济发展的特色优势产业。

宜宾十万亩丘陵山区生态桑园

  2012年,原四川省委书记刘奇葆连续三次重要批示指出,“蚕桑是朝阳产业,要进一步做大规模,延长产业链条,形成完整的产业体系”。宜宾市在未来十年打造具有丘陵山区特色的生态高效现代蚕桑产业的规划中,提出了“建设中国西部最大的优质茧丝生产基地,西部精品丝绸加工中心,中国桑树石漠化治理生态产业示范区,种桑养蚕复合型效益示范区,蚕桑产业产村融合发展示范区”的战略目标。

  宜宾市农业局副局长黄新明说,为加强对蚕桑特色产业的统筹协调,市政府成立了蚕业发展领导小组,树立了抓蚕桑产业就是抓三产互动、就是抓城乡统筹、就是抓新农村建设的理念。创新多元化的投入机制,采取向部省争取一点,市级安排一点,县政府配套一点,县农口部门涉农项目捆绑倾斜一点,县龙头企业出资投入一点,乡镇政府筹集扶持一点,蚕农投劳筹资一点“七个一点”的多元化投入机制。目前又在探索对龙头企业实行返税扶持等政策,激励企业加快发展。

  从2011年开始,宜宾市财政每年安排专项资金500万元,连续5年对蚕桑产业进行扶持;省财政2012年支农蚕桑专项资金500万元,2013年继续补助500万元。到2015年,全市桑园基地面积将达50万亩,发种50万张,鲜茧产量2.2万吨,蚕桑农业产值11亿元,蚕农茧款收入6亿元,带动近6.5万户蚕农增收致富。

  政府与龙头企业携手共度危机

  2008年,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给国际丝绸市场带来了严重冲击,当时我国产丝量占世界比重的75%,惠利主要依靠出口。国际丝绸市场价格的波动直接影响了下游产业,造成了连锁反应,蚕茧收购价格只有正常年份的三分之一。如果按市场价收购,会极大挫伤蚕农积极性,随之而来的将是大面积挖桑、毁桑,必将造成蚕桑产业元气大伤;即便劫后恢复桑树,长达5年的生长周期,也足以摧毁脆弱的产业链条。

石漠化治理

  大难面前,宜宾各级政府积极应对,政府施援与企业自救双管齐下。宜宾市委、市政府提出“保住桑园”的号召,政府和企业筹集一部分资金维护农民的基本利益,避免了大面积的毁桑。公司收茧资金吃紧,为及时收购蚕茧,不打白条,县财政帮助企业借款用于收购蚕茧,安定蚕农心,免去茧贱毁桑之忧,帮企业渡过危机,稳定产业发展。

  高县政府还帮助立华公司借贷600万元,企业全部收购蚕农蚕茧;珙县智溢公司在积压110多吨生丝、近8百吨蚕茧的情况下,仍按照蚕农能承受的价格收购蚕茧,蚕桑产业稳定发展根基得以保住。

  如今,在全省以至全国栽桑养蚕总体呈萎缩趋势的情况下,宜宾蚕桑产业蓬勃发展,全市现有养蚕村683个,桑园面积40余万亩。2012年发种37.76万张,产茧1.34万吨;蚕桑产业综合产值10.7亿元,农民增收3.5亿元;产量和质量连续7年稳居全省第二。

  打造丘陵山区特色蚕桑产业

  著名的兴文石海洞乡旅游景区虽令人叹为观止,但大量的喀斯特岩溶区域、贫瘠的馒头山、严重的石漠化,也制约了农业的发展。

规模化的小蚕共育室

  宜宾市蚕业管理站站长何建梅告诉记者,兴文县、珙县的生态问题最突出,山高坡陡、土层瘠薄、肥力很差,是典型的跑土、跑水、跑肥的“三跑”坡地。加之夏旱频发,农业生产和农民收入问题始终没有得到有效解决。大力发展蚕桑产业之后,利用桑树根系发达、适应性和抗逆性强的特点,昔日荒芜的山坡如今披上了绿装,变成了农民增收致富的摇钱树。

  目前,宜宾在相对集中的9个乡镇55个村的低山和丘陵区域,打造以高县、珙县为核心的10万亩蚕桑循环经济产业带,并规划建设环宜宾县、筠连县、高县、珙县和兴文县的20万亩生态高效蚕桑产业长廊。并将在高县建设面积达300亩的丝绸工业园区,实现初加工、精加工、观光旅游、文化传承为一体的现代农业园区。

  以省级龙头企业珙县智溢公司、高县立华公司为代表的11家龙头企业,拥有6000吨干茧生产规模,正常生产的三家丝绸加工企业(高县、珙县、兴文)有自动缫丝机52组,具备年产白厂丝1600吨、年产丝棉被10万条的规模。高县蚕种场年生产能力达15万张,形成了桑、蚕、种、茧、丝、绸较为完整的产业链。通过“公司+基地+蚕农”、“公司+协会+蚕农”等模式,带动全市106个乡镇、6.3万农户种桑养蚕,确保蚕桑基地巩固和生产发展稳定。

  在龙头企业的引领带动下,新的利益联接机制应运而生,蚕农、种桑大户、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龙头企业结成利益共同体,逐步形成以小蚕共育、桑蚕病虫统防统治、桑园管理、桑枝食用菌生产等全过程专业服务体系,实现企业与蚕农的互利双赢。

  科技先导创建“银珠新村”

  宜宾在“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引领下,以国家蚕桑产业技术体系、西南大学、省蚕研所等为主体的研发体系,在生产实践中不断探索创新,发明了多功能省力化蚕台和采茧器并获国家专利,广泛推广省力、多批次养蚕技术,以往的一年养四季蚕变为现在的6-8批次,达到了多发种、多养蚕、养好蚕的效果。不断改进自动化上簇等技术,因地制宜搭建室外蚕棚,实现了提质增效和节本增收。

依托蚕桑产业而起的“银珠新村”

  高效综合利用硕果累累。桑园间种黑红苕、黑玉米、黑花生、黑土豆、黑豆等“黑物类”,林下乌鸡、桑枝生产的食用菌、蚕沙生肥、桑芽茶、桑葚膏、雄蛾酒、桑果酒等,初步形成了以综合开发、循环利用、生态安全的绿色产业体系,提高了桑园和副产品的利用率。以蚕桑为基础,开展生态旅游、乡村旅游、休闲观光旅游,已成为提高蚕桑产业和蚕农收入的一条重要途径。

  产村相融添活力,银珠新村展新颜。近年来,宜宾市以产业发展为动力,以新村建设为着力点,以家庭农场发展模式为载体,初步形成了以蚕桑产业为支撑,以产村相融为特点的特色业态文明。全市已形成年产值1000万元乡镇20个,100万元的村190个,年收入10万元以上的家庭农场50个,2万元的大户7800户,以珙县南桥村为代表的“银珠新村”21个。

  如今,靠丝绸出口赚取外汇的单一效益模式被彻底改变。随着蚕桑产业链条的日益完整,昔日的穷乡僻壤变成了银珠新村,蚕农们欢欣了,企业壮大了,蚕桑产业抵御风险的能力也增强了,更美好的发展前景令人期待。
编辑:彭焘 责任编辑:张

[!--pape.url--]
主办单位:四川省丝绸协会、四川省丝绸科学研究院、四川省丝绸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四川省蚕桑丝绸生产力促进中心
地址:成都市金仙桥路18号 联系电话:028-87667284 E-mail:scsilk@21cn.com
Copyright © 2011 四川丝绸网 版权所有 蜀ICP备12031489-1号 技术支持:华企资讯
微信公众号,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