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2
  • 3
行业动态
通知公告
丝绸文化
行业运行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动态 > 行业运行
国家茧丝办副主任李朝胜来川调研指导工作

2月28日~3月3日,国家茧丝办副主任李朝胜率国家茧丝办、中国丝绸协会、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相关人员来川就贯彻落实《国家茧丝绸业“十二五”纲要》进行调研指导。省商务厅茧丝办有关负责人陪同调研。

在川调研期间,李朝胜副主任考察了省丝绸科学研究院、出席了省商务厅组织的茧丝绸发展专题座谈会,与省蚕业主管部门、物价主管部门以及南充、绵阳、宜宾等茧丝绸主产地的商务部门,规模以上丝绸企业、科研单位、行业协会进行了座谈交流,并深入凉山州实地考察茧丝生产情况。

在省丝绸科学研究院考察时,李朝胜副主任勉励科研院,要将科研与生产相结合,发挥优势,优先转化成果,充分体现出科技是第一生产力;要将科研与市场相结合,在市场上体现企业原创力和创新力;要将标准体系建设放在生命线位置,带动产业整体素质提升;要加大科技投入,努力推进科技创新和产品创新,拓展产业发展领域,实现多元化发展。

/

李朝胜副主任参观四川省丝绸科学研究院实验室 

在茧丝绸发展专题座谈会上,李朝胜副主任听取了省茧丝办的工作汇报,与参会代表进行了情况交流并发表了讲话。他说,四川是嫘祖的故乡,茧丝绸是四川的传统优势产业,在行业中一直占据着重要地位。“十一五”期间,四川紧紧抓住“东桑西移”的重要机遇,茧丝绸产业发展取得了明显的成效,呈现出新的局面。对“十二五”时期茧丝绸产业的发展,四川思路清晰、目标明确,定位准确,措施得当。在我国茧丝绸行业在面临国际形势、内外压力等许多不确定因素的情况下,四川茧丝绸业目前面临的困难、问题,既有四川特点,也有全国行业普遍性,值得思考和研究。要实现产业结构调整、促进产业升级,应着力从以下四方面入手:一是从机制上入手,研究优化产业基础问题,进行结构调整。按照国家茧丝绸业“十二五”发展纲要的核心,抓住机遇,实现产业结构的调整,推动产业发展方式的转变。一方面,调整和优化地域产业结构。包括产业结构、技术机构及资本结构的调整;另一方面,着重研究市场规律,探索价格形成机制。各个部门和企业要在价格指导、生产预测上下功夫,稳定蚕农心态,稳定生产规模,在此基础上,达到提升产品品质目的。二是进一步突出和巩固四川在茧丝产业中的特色优势。例如沿海地区乃至欧美地区对优质蚕茧和生丝有极大的需求,缺少稳定来源,因此我们应未雨绸缪,在“东桑西移”的成果延伸上,多方式推进区域结合,促进四川优质茧丝的特色发展。此外,以科技为核心、科农工贸产业的贯通也是四川的一大特色优势,是丝绸行业中一条特色创新之路。巩固和突出这些特色优势有利于促使企业做大做强,推动产业做优做强。三是加大科技投入,创新科技机制。目前人才缺乏、投入不足、科技力量分散等都是制约茧丝技术发展的重要因素。建设创新科技平台应从国家角度创新公共服务平台,从省级角度推动产业联盟,从政策规划角度上推进产业集群,使科技成为产业发展的核心动力,利用科技纽带整合资源、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和突出问题。四是行业发展需加快信息技术的提升。加强信息队伍建设,进一步加强和完善行业监测统计系统,给相关部门制定政策提供准确有力地支撑,通过信息的加工分析,给行业的预期和发展提供服务。

/

李朝胜副主任出席丝绸发展专题座谈会

/

李朝胜副主任在丝绸发展专题座谈会上发表讲话 

在凉山州考察期间,李朝胜副主任参观了宁南县松新镇上游村标准化养蚕设施、南丝路集团谊兴丝业公司、景星乡梓油村“6215”桑园示范基地、景星茧站蚕茧收购智能信息化管理系统和德昌县的果桑基地、生产车间,与基层管理人员、技术人员、蚕农、生产一线的工人进行了交谈。对宁南县蚕业的发展模式、取得的成绩李朝胜副主任给予了高度评价,他希望宁南县茧丝行业认真贯彻2012年中央1号文件精神,坚持科技兴农战略,围绕“产茧40万担”的目标,不断壮大蚕桑发展规模,提高农产品的科技含量,为农业增产、农民增收、企业增效注入强劲动力;积极探索解决养蚕劳动力紧缺问题之道,进一步总结经验、深化改革,积极转变机制体制,努力推进宁南县蚕业发展再上新台阶。

/

李朝胜副主任参观景星茧站蚕茧收购智能信息化管理系统

/

  李朝胜副主任参观考察景星乡梓油村“6215”桑园示范基地

[!--pape.url--]
主办单位:四川省丝绸协会、四川省丝绸科学研究院、四川省丝绸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四川省蚕桑丝绸生产力促进中心
地址:成都市金仙桥路18号 联系电话:028-87667284 E-mail:scsilk@21cn.com
Copyright © 2011 四川丝绸网 版权所有 蜀ICP备12031489-1号 技术支持:华企资讯
微信公众号,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