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2
  • 3
行业动态
通知公告
丝绸文化
行业运行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动态 > 行业运行
“刘易斯拐点”考验企业升级能力

 

   

记者近期在企业采访中感受到,“刘易斯拐点”已经成为与纺织产业结构调整密切相关的高频词。目前,国内外经济学界对这一经济现象也由争论转为共识,认为“刘易斯拐点”已经在中国出现,东部沿海地区表现最为明显。“刘易斯拐点”直接表现为劳动力成本显著上升,用工由充裕变为短缺,这种情况将持续五至十年。

 

    这一观点由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美国经济学家阿瑟·刘易斯提出。他认为,随着劳动力数量的增长,农业部门中存在大量隐性失业。当工业部门提供较高的既定水平工资时,农业部门劳动力向工业部门转移,而随着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工业部门不断扩张。由于在既定工资水平上,劳动力的供给是无限的,工业部门在实际工资不变的情况下将所获利润转化为再投资,规模不断扩大直到将农村剩余劳动力全部吸收完为止,此时工资便出现了由水平运动到陡峭上升的转变,经济学称之为“刘易斯拐点”。对这一现象最为敏感的是纺织等劳动密集型产业,对于传统制造业的转型升级起到强力催化的作用。

 

    东部发达地区首先面临考验

    记者在江、浙、粤、闽等东部沿海发达地区采访时发现,那里劳动力成本上涨、用工短缺现象最为明显。佛山新光针织公司负责人告诉记者,佛山地区纺织企业的用工状况越来越紧张。近两年来,元旦、春节放假后返乡农民工不返工的现象经常出现,而且相当普遍。同时,工人要求涨工资的呼声也越来越高。“企业为了稳定生产,一般都尽量满足工人的要求,但企业人工成本大幅上涨,加之原料、能源等综合成本不断上升,企业的负担也越来越重,特别是中小企业难以承受。”该负责人告诉记者。

 

    “刘易斯拐点”的到来不可避免,纺织产业发展也面临着一次重生。广东浪登服装有限公司负责人认为:“那些粗放而低技术含量的增长点,该萎缩的尽管让它萎缩;那些仅仅看重我国廉价劳动力的资本,该走的尽管让它走。失去这些并不可怕,只要我们能够实现产业升级,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提高产品附加值,把传统制造业改造为先进制造业,就能提高核心竞争力。”

 

    一些企业家认为,“刘易斯拐点”是一个形成健康的劳动力市场制度的良好契机。江苏阳光集团董事长陈丽芬在谈到当前行业用工荒问题时说,一方面,用工荒实际上是民工权利荒,民工短缺实际上是权利短缺或制度短缺,需要我们在保护民工权利方面做更多工作;另一方面,要加强教育供给,尤其是职业技能教育供给,提高劳动力质量和水平,满足产业升级后的劳动力市场需求。

 

    业内专家提出,“刘易斯拐点”出现,使长三角、珠三角“用工荒”提前了20年,并特别提醒,东部地区实行纺织产业转移时,调整要适度,以防过多劳动密集型企业倒闭,以致重新出现劳动力大量过剩的局面,即发生“刘易斯拐点”逆转。这样对产业发展以及社会稳定将造成不利影响。

 

    对此,深圳艺之卉集团董事长周胜认为,应对劳动力成本上升的有效对策是用高端人才发展高端产业。我国纺织服装企业可以考虑就地升级,向自主品牌、高附加值方向发展。但是必须优先考虑的是,由于人力资本要求较高,企业在创新环境和文化制度等方面也必须作出相应调整和改善。

 

    劳动密集型产业是否将优势殆尽

     2010年以来,中国用工短缺变得十分突出。据相关部门测算,2010年低端工人工资暴涨近四成,而且在今后三四年会继续以每年20%~30%的速度上涨。其实,中国目前还没有到农民工绝对短缺的地步,只是农民工流向发生了变化。在2005年,70.3%的农民工流向沿海地区打工,中部与西部各占14.4%及15.0%。在2009年,随着工厂生产线内迁和基础设施项目启动,中西部出现许多新的就业机会,吸引了农民工总数的17.0%及20.3%,而留在东部打工的农民工占比则减少至62.5%。同时,内需市场(尤其是服务业)火暴,对低端劳工需求甚旺,又抢走了沿海制造业的一批工人。同时,农产品价格上涨,也多了一批留家务农的农民工。

 

    简而言之,在“刘易斯拐点”之前,是人求工作,不涨工资也会有源源不绝的劳动力;“刘易斯拐点”出现之后,是工作求人,不涨工资就找不到合适的员工。今年春节后,沿海地区和内地同时出现严重的缺工现象。其中,广东珠三角地区用工缺口达200万人。常年约有1200万农民工外出打工的人口大省、民工大省安徽,如今也出现了“用工荒”。当地的企业家认为,中国经济发展的“人口红利”正在枯竭,用工荒正成为内地普遍现象,传统劳动密集型产业将加速丧失用工成本优势。民工大省的“用工荒”,可看作是劳动力市场出现“刘易斯拐点”的信号。

 

    在采访中企业对这种现象还存在另一种看法,他们认为,“用工荒”并非意味着传统劳动力密集产业加速丧失优势。且不说中国制造业的工资水平还不到美国的1/10,劳动力的相对价格优势不会立刻丧失;更不用说中国的劳动人口总量巨大,有一种预测数据显示,到2030年仍有9.7亿人,比现在的总量还要大,届时劳动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比例约为67%,仍高于现在的绝大多数发达国家。

 

    对于这两种观点,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所长蔡

[!--pape.url--]
主办单位:四川省丝绸协会、四川省丝绸科学研究院、四川省丝绸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四川省蚕桑丝绸生产力促进中心
地址:成都市金仙桥路18号 联系电话:028-87667284 E-mail:scsilk@21cn.com
Copyright © 2011 四川丝绸网 版权所有 蜀ICP备12031489-1号 技术支持:华企资讯
微信公众号,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