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2
  • 3
企业展台
通知公告
丝绸文化
人物访谈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展台 > 人物访谈
沈福珍:一条“非遗”蚕丝被里的温度

   栽桑养蚕,进而缫丝织绸远销海内外,并将缫丝过后的茧子剥茧翻绵成衣制被用以御寒。一颗颗小小的蚕茧,最终成为覆于身上的被子,这其中不仅仅是数量的累加和重复的丝绵摊铺,更有着许多鲜为人知的技艺。

   一条上好的蚕丝被是怎样做成的?煮茧、去蛹、剥绵(上绷脱绷)、晾晒、扯绵、翻扯成胎,近日记者采访苏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蚕丝被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沈福珍,老人家亲自演示一番,答案就藏在其间。

    沈福珍出生于桑蚕世家,祖父父亲都是从事于丝经生意,耳濡目染、勤学苦练了一手剥绵、翻制衣被的蚕丝加工技艺,在蚕桑专家费达生先生的启迪下,她研发了“泼湿煮茧法”,在煮茧环节,使水的渗透度,茧子脱胶率,蚕丝的膨胀度、柔软度达到最佳状态。用“老苏州”的话来说,丝绵脱胶做好了,蚕丝被不容易板结,这样做出来的蚕丝被,正常使用十年都不用重新翻制。

    上好的太湖流域双宫茧经过脱胶,去蛹、剥绵(上绷脱绷)、晾晒、扯绵这些工序之后,就到了翻扯成胎这一步。传统的翻扯成胎是以两张方桌或板桌为工作台,两人相对将绵条扯开,扯松摊平,横竖层层叠加交叉,到边到位使之复合至一定重量和一定幅宽、幅长,即做成丝绵被胎,这一道是最终工序,关键是两人动作协调,用力平衡,刚中带柔,拉住绵块用力适度,慢慢放开,使蚕丝纤维像一层轻薄的丝网全面覆盖。沈福珍在传承父辈传统工艺的过程中,经过多年的实践,将两人拉扯改为四人拉制的蚕丝被拉制法。

    在《蚕丝被》国家标准起草单位、苏州慈云蚕丝制品有限公司的车间里,她告诉记者,四人拉制的蚕丝被“全幅平面、纵横旋转、千层网叠、丝丝入扣”,全幅拉扯,纵横交叉,上下包边,四边针绗,整条被子成型后,厚薄均匀,平坦、舒展、柔软、蓬松、四角方正、四边充实、差异率不大于10%,完全达到《蚕丝被》国家标准中优等品的要求。

    沈福珍说,蚕丝被拉制的重点在于蓬松,层数越多越蓬松。四人拉制工艺,掌握起来并不像看起来那么容易,其操作培训期少说也要半年以上。

    蚕丝被制作技艺的保护传承和发展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沈福珍在做,而且传承给下一代。她说,蚕丝比生命还重要,它就“是我的一辈子,一生所做的最有价值的一件事。”

蚕丝就是她的一辈子

传统的手工剥绵工具

慈云公司保持着传统的工艺流程

学习传统的工艺

“非遗”传人沈福珍

沈福珍对产品质量极其苛刻

[!--pape.url--]
主办单位:四川省丝绸协会、四川省丝绸科学研究院、四川省丝绸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四川省蚕桑丝绸生产力促进中心
地址:成都市金仙桥路18号 联系电话:028-87667284 E-mail:scsilk@21cn.com
Copyright © 2011 四川丝绸网 版权所有 蜀ICP备12031489-1号 技术支持:华企资讯
微信公众号,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