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2
  • 3
新闻视觉
通知公告
丝绸文化
深度观察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视觉 > 深度观察
陆良茧丝绸蝶变 品牌化发展


 

蚕农给桑

    丝绸承载着中国悠久的历史文化,是底蕴丰厚的文化载体和富有生命力的宝贵遗产。作为集农工贸于一体的传统产业,茧丝绸产业链长,涉及面广,应用前景广阔。多年来,陆良县加大茧丝绸产业转型升级,扩大蚕桑基地养殖种植规模,拓展产品精深加工,做强品牌,延伸产业链,着力把陆良打造成中国西南茧丝绸产业中心、中国新丝绸之路南方战略基地和国际优质茧丝绸基地。

    蚕桑产业优势凸显

    陆良县是云南省第一大高原平坝,坝区面积达772平方公里,气候温和,冬无严寒,夏无酷暑,雨量充沛,光照充足,土地肥沃,适宜桑树生长,与国内其它桑区在夏秋季节只能饲养夏秋品种相比,全年均可饲养多丝量蚕品种,且水质好,气温变化小,有利于生丝、绸缎等产品的加工,被许多专家誉为“蚕的天堂”,在发展蚕桑产业上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和优势。

    陆良县是云南省起步最早、发展最快、质量最优、面积最大的蚕桑生产基地,因蚕茧茧形大、茧色白、茧丝长、解舒率高,质量达到全国一流。经过多年发展,陆良县蚕桑养殖种植产业链日趋完善,桑园面积、鲜蚕产量、蚕茧质量、综合产值等多项指标均名列全省首位,已成为全省乃至全国重要的优质原料茧生产和高品位生丝加工基地。

    陆良县蚕桑管理局局长黄春光介绍,除了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陆良适合发展蚕桑产业的优势还在于其悠久的养殖种植历史文化传统,以及充足廉价的劳动力。他称,陆良养蚕种桑可追溯到两千多年前,但直至上世纪70年代,陆良才真正按现代农业的模式发展蚕桑产业,至今也有40多年的历史了,特别是2000年以来,陆良养蚕种桑规模不断扩大,截止2014年底,陆良已发展桑园面积16万亩,16万人从事栽桑养蚕,产鲜茧11200馀吨,桑条产量1.3万馀吨,蚕沙产量1.9万吨。

    政策扶持产业稳定发展

    从2015年起,陆良每年县级财政安排1000万元专项资金扶持茧丝绸深加工产业,同时按照企业投产后形成税收的县级部分(包括增值税、所得税)实行减免政策,先由税务部门征收后再由财政专项补助给企业,用于基础设施、科技创新、物流补助等;企业高管人员、主要技术人员自项目落地后前3年个人所得税地方留成部分,由县财政全额奖励或补助给企业,用于企业人才引进和培养。

    对于通过招商引资引进的缫丝达到1000万绪、绸缎600万米、丝绸服装100万套、家纺30万件套且土地每亩投资强度在300万元及以上、年实现产值400万元以上、年实现税收20万元的茧丝绸加工项目,陆良还将给予政策扶持。实行「一企一策」与「一事一议」政策,每亩工业用地价格不超过12万元,执行西部大开发税收优惠,行政事业性收费实行下限收费或「零收费」。同时,加大对企业的信贷投放力度,并按照中国人民银行同期贷款基准利率给予50%的财政贴息。

    黄春光补充道,近年来,随着中国东部地区产业转型升级的步伐加快,一些劳动密集型产业逐渐向西部地区转移,其中就包括茧丝绸产业。鉴于陆良发展茧丝绸产业的独特优势,云南省每年拨发5000万资金,陆良县每年拨发1000万,扶持陆良茧丝绸产业做大做强。其中,拨发的扶持款项60%左右用于茧丝绸工业招商投资,40%左右用于蚕桑农业补助。

 

 

 机制创新推产值快增长

    为提升茧丝绸产值,陆良把茧丝绸产业作为特色支柱产业进行规划,组建了陆良县惠农蚕桑专业合作社,全县各有桑村委会为分社,广大蚕农为社员,初步构建了「公司(合作社)+村委会(分社)+基地+蚕农(社员)」多位一体的产业化经营体系,引进培育了云南新千佛茧丝绸集团有限公司、东来丝绸有限公司、广通叶绿素有限公司等茧丝绸产业相关的上下游规模加工企业,走上了工业牵引、龙头带动、技术支撑的发展模式。

    除了经营体制的创新,陆良还推行人性化的服务和管理体制,形成县、镇、村三级蚕桑科技服务体系,县、镇两级设有公益性服务机构,县级设蚕桑站,乡镇设蚕科站,基地村配有蚕桑辅导员,为企业和农户提供蚕桑实用技术推广和培训;专门成立产业招商组和招商项目落地推进小组,实行项目推进落实工作责任追究制,建立健全领导联系项目、领导与客商对话、部门联动等招商引资工作机制,加强在项目审批和建设各环节上的联动配合,形成工作合力,着力提高项目招商和项目落地工作实效。

    据统计,陆良茧丝绸工业链产值每年近3.3亿元,年蚕桑工农业总产值6.8亿元,税利0.6亿元。其中,新千佛茧丝绸有限公司每年生丝产量达700馀吨,实现产值2.9亿元,税收428万元;东来丝绸有限公司年生产绸缎74万米,产值4440万元,税收45万元;广通叶绿素有限公司年回收处理蚕沙1万馀吨,生产煳状叶绿素700吨,产值3650万元,实现税收220万元。

    抓机遇延伸产业链

    以往,陆良县的茧丝绸产业发展主要集中在产业链的上游端,主要进行种桑养蚕、生丝加工、蚕丝被生产等初中级产品生产;蚕丝绸产业下游产品开发和产业培育(丝绸印染、丝绸服装设计加工、丝绸文化与旅游、蚕桑丝绸精深加工与资源综合利用)方面远远落后。随着国家「东桑西移」工程、国家面向东南亚南亚国家的「一路一带」、云南省实施「高原特色农业」三大发展战略的深化实施,陆良蚕丝绸产展发展出现新的机遇。

    「东桑西移」工程,把种桑养蚕产业由东部向中西部转移,同时也把东部现代农业生产理念、生产方式、生产技术转移到西部,逐步改变了陆良传统的千家万户分散种养的小农经营方式,使种桑养蚕向着规模化、产业化、规范化方向发展。同时,「一带一路」提供的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这一平台,扩大了陆良县茧丝绸产品对外出口创汇规模,提高出口创汇能力。此外,陆良的茧丝绸产业是云南省高原特色农业和发展大生物产业的典型,产业带动面大,社会、经济、生态综合效益好。

    目前,陆良抓住机遇,积极依托良好的区位优势,形成了「栽桑养蚕-蚕种制售-桑条造纸-蚕沙提取叶绿素-蚕茧缫丝-蚕丝织绸-家纺生产-服装制作」较为完整的一条龙茧丝绸产业体系。同时,陆良充分开发丰富的蚕桑资源,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在茧丝绸加工产业体系外,又拓展和延伸了果桑系列饮食品项目、蚕蛹萃取与蚕丝蛋白深加工项目、蚕沙提取果胶及叶蛋白项目、桑枝刨花板项目、桑叶保健品综合利用项目等产业链。

    打造国际优质茧丝绸基地

    下一步,陆良力争到2020年,建成高稳产区域化、规模化、标准化桑园20万亩,鲜茧产量达3万吨;生丝产量0.4万吨,丝织品产量 5000万米,针织、印染、服装等深加工产品有较大发展;蚕桑种养农业产值18亿元,茧丝绸加工产值50亿元,蚕桑资源综合利用总产值30亿元,旅游及服务产值2亿元,行业总产值达到100亿元,出口创汇4000万美元;带动农民20馀万人,农户现金收益10亿元,将陆良打造成为中国西南茧丝绸产业中心、中国新丝绸之路南方战略基地和国际优质茧丝绸基地。

    同时,陆良将大力培育以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高端丝绸制造业、生物产业、节能环保产业为重点的新兴战略产业,重点引进企业自建蚕桑基地、自动缫丝生产线、绸缎生产、蚕沙有机肥及叶绿素铜钠盐生产线、桑枝综合开发利用、茧丝绸科研机构建设、茧丝绸电子商务交易平台建设等项目。

    为保障目标的实现,陆良还将加强文化及旅游市场建设,推进技术进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依托相关高等院校和研究所,强化良种、良法和茧丝绸加工等研发、创新和推广应用,构建科技推广服务体系,逐步实现对蚕桑的深度开发和综合利用;加强品牌和营销网络建设,充分发挥陆良茧丝绸产业及产品比较效益显着的优势,争创陆良蚕茧、丝绸品牌,靠质量、品牌取得市场,提高陆良茧丝绸产业的市场地位。

 记者观察

    如何开拓消费市场?

 

    茧丝绸,蚕食桑叶结茧时所分泌丝液凝固而成的连续长纤维,经过缫丝处理后,蚕茧抽为蚕丝,再对蚕丝进行纺织加工,就形成了丝绸和绸缎。茧丝绸是中国的特产,从西汉起,中国的丝绸就不断大批地运往国外,成为世界热捧的奢侈品,更开启了举世闻名的“丝绸之路”,引领了世界文明古国间数千年的经济文化交流。

    然而,自工业革命和科技革命以来,同为纺织原料的棉、麻等,早已实现了种植、采集、加工等过程的机械一体化,产品的产量和质量都得到了飞速提升。同时,纺织加工行业也变得集约化和全球化,各种化纤材料层出不穷,甚至成为了纺织工业的主流原料,几乎可以取代棉、麻和丝绸,茧丝绸的消费市场变得多元化。

    纵观近年的茧丝绸消费市场,中国生丝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70%以上,出口量占世界总贸易额的80%以上,国际市场成为中国茧丝绸消费的主导。这导致的负面影响也明显,茧丝绸在国际市场的需求量和价格走势就主要掌握在欧美等主要消费国的手里,茧丝绸行业面临着市场控制能力不强,抗市场波动风险能力弱的形势。

    为了扭转这种局面,有的政府和企业也采用了延伸产业链的办法,来拓宽茧丝绸产业的消费渠道,形成资源循环利用,缓解了行业的市场风险。但产业链延伸的副产品在特性和效益方面,均无法和主产品丝绸相比,要实现茧丝绸行业发展的稳定性和持续性,还需在拓展茧丝绸产品的消费市场上下工夫。

    如何拓展消费市场?一方面,随着国内经济的稳定快速发展,居民收入也不断增长,国内对茧丝绸产品的消费需求也逐步扩大,拥有13亿人口的丝绸内销市场蕴藏着巨大的发展潜力;另一方面,服装制造业、纺织加工业的日新月异,使人们对健康型、功能性、个性化织造产品的品味要求越来越高,丝绸纤维的底蕴正好兼具多样化、个性化和时尚化的优势。

    释放内需市场的潜力和空间,实际上就是刺激大众化消费,而大众消费的主体为丝绸时尚服饰类产品。比如,以丝绸女装、男士T恤、中老年家居服为突破口,引入国际先进设计理念,大力开发丝棉、丝毛、丝麻等混纺和交织产品,加快复合型、差别化、功能性等高档茧丝绸产品和含丝纺织产品的开发,融入时尚化、生活化的理念,提升文化品味。

    总之,提高丝绸产品科技含量,开发新的丝绸产品,满足新兴消费者的消费需求是未来茧丝绸消费增长的必然趋势。在这一过程中,茧丝绸产业在巩固国际国内现有消费市场的同时,还应突破传统固有思维,积极转变生产、经营和流通方式,加快拓展建立新的营销渠道,更好地与互联网新经济融合发展,实现茧丝绸从劳动密集型产业向制造服务型产业升级。(金恒源)

http://www.yn.xinhuanet.com/newscenter/2015-11/05/134785886_14466947410161n.jpg

http://www.yn.xinhuanet.com/newscenter/2015-11/05/134785886_14466947588071n.jpg

 

[!--pape.url--]
主办单位:四川省丝绸协会、四川省丝绸科学研究院、四川省丝绸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四川省蚕桑丝绸生产力促进中心
地址:成都市金仙桥路18号 联系电话:028-87667284 E-mail:scsilk@21cn.com
Copyright © 2011 四川丝绸网 版权所有 蜀ICP备12031489-1号 技术支持:华企资讯
微信公众号,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