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2
  • 3
新闻视觉
通知公告
丝绸文化
深度观察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视觉 > 深度观察
全国代表聚南充 探讨蚕丝业可持续发展大计

 

由国家蚕桑产业技术体系、中国蚕学会主办,广东农业科学院蚕业与农产品加工研究所、四川省农业科学院蚕业研究所承办,四川南充丝绸公司、南充千年绸都第一坊酒业公司、四川省南充蚕具研究公司协办的全国桑树资源食药用开发技术暨蚕业省力化机械设备开发研讨会于12月3日在西部唯一的“中国绸都”--南充召开。来自全国10多个产茧省的110多位专家、学者、企业代表齐聚一堂,共同探讨我国蚕丝业可持续发展大计。

中国是蚕丝业的发祥地,养蚕缫丝的发明,是中国人民对世界文明作出的卓越贡献,从中国起源的养蚕业,自炎帝至周代的数千年里,为中国独有之业,之后随着各国间的交往,贸易的发展,养蚕业逐渐向周边邻国及中亚、西亚、欧洲传播发展,并在西汉时期(公元前206年至公元25年)形成丝绸之路;丝绸出口曾创下全国出口创汇仅次于石油的纪录而成为创汇拳头产品。仅1949年—1996年我国蚕丝创汇累计达367.5亿美元,上世纪八、九十年代蚕桑丝绸为地方财政收入作出了巨大贡献,也是人们羡慕的产业。随着经济全球一体化时代的到来,我国不少行业受到其它国家产业发展的较大冲击,然而,丝绸作为积淀了数千年文明的“国宝”,仍是目前我国能够主导国际市场的极少数优势产业之一。我国茧丝绸业分布于27个省(区、市)1000多个县,桑(柞)园面积2000多万亩,涉及2000多万户蚕农生计和100多万产业工人就业。我国蚕茧产量、生丝产量连续30多年位居世界首位,目前我国丝绸工业约有从业人员100万,工业总产值达1670亿元,丝绸产品出口达89亿美元。2008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丝绸之路的绚丽表演令世界瞩目,给民族增辉,给中国添彩。

蚕丝业涉及种植业、养殖业、加工业,包括农、工、商、贸诸多环节和部门,产业链长,劳动和技术密集。丝绸产品以亮丽、华贵、舒适著称,“纤维皇后”的丝绸以其名贵、高雅而价格高昂,十八世纪欧洲工业革命前,急需资本积累,选中蚕桑丝绸业。意大利、法国自十八世纪把近代自然科学成果应用于蚕业,养蚕业迅速发展,产茧曾高达8万吨,仅次于中国,位居第二,随着工业发展农民大量流入城市,到十九世纪末衰落,然而其丝绸服装工业至今发达,其丝绸制品价格高昂,一条丝绸领带卖100多美元。日本明治维新后,出于扩张政策的需要,大力发展蚕丝生产,生丝产量从占世界生丝总量的24.5%位居第二,到1912年占42.7%而居世界第一,1931年高达80.6%而占垄断地位并称雄半个多世纪。取得蚕丝业垄断地位的日本,利用蚕丝价值高昂获取利润高额垄断地位,完成原始资本的积累,跨上强国之路。二战后日本工业发展迅速,茧丝业快速衰退,1970年产茧量低于我国,随之一落千丈,1995年产茧5351吨,1996年产茧3200吨,仅占世界产茧量的0.5%左右。

我国蚕丝业上世纪由于帝国主义侵略的严重破坏,世界经济危机的冲击及技术落后,从1921年开始一度被日本领先而退居第二,1949年产茧量滑到最低。新中国成立后,蚕茧生产受到国家的高度重视,采取价格偏高于价值的经济手段刺激蚕业生产等政策促进蚕业迅速恢复和发展。1970年产茧12.15万吨,再次超过日本,1978年生丝产量占世界生丝总量的35%,超过日本,重新跃居世界第一。四大丝绸之乡的南充鼎盛时期丝绸工业年总产值超过10亿元,上缴利税8000万元,出口创汇超过5000万美元,分别占当时全市工业总产值的1/4,利税收入的1/5,出口创汇的4/5,目前南充丝绸行业年总产值超过100亿元。
长期以来桑树只用于养蚕,蚕茧只用于缫丝,生丝仅用于织绸,产品结构非常单一。作为产品主要靠出口的外向型产业,受世界经济贸易形势的影响非常直接。国际市场瞬息万变,贸易壁垒、技术壁垒常常给我国茧丝绸产业的正常运行带来阻碍,茧丝绸行业曾历经产品滞销,工厂关门、工人下岗,农民毁桑的几次波折。1998-2003年,2007-2008年茧丝价格步入低谷,加之全球性的金融危机爆发,致使我国丝绸产品订单大量下滑,企业严重亏损,许多企业不得不减少开台率,裁减用工数量。蚕茧收购价格随着丝绸产品价格的下滑随之一路下滑,蚕农的经济效益受到直接影响,严重挫伤蚕农栽桑养蚕的积极性,一些地方出现不同程度的弃蚕、毁桑现象。
与此同时,养蚕需要劳动力和设备投入多,属劳动密集型,近年农村大部分劳动力外出打工,有的村社只剩几个老弱病残在家,巳出现不少农户有桑不养蚕,我国蚕丝业发展受到较大冲击。因此,解决我国蚕丝业可持续发展的两大关键是桑蚕资源高附加值综合开发和高效省力化技术与设备研发:
第一,加强桑蚕资源及废弃物高附加值综合开发,提高蚕丝生产总体效益。

蚕桑产业首席专家向仲怀院士早在八十年代就指出,蚕桑产业不要只吊在一颗茧一根丝上。为了这方面的突破,向院士2010年3次亲临南充市嘉陵区文锋万亩桑基地指导。在四川省农科院蚕业研究所技术指导下,2006年新成立的南充市千年绸都第一坊酒业有限公司研究成功桑椹优质高产关键技术和桑果酒酿造生物技术,生产的桑果酒被省经委正式列入国家鼓励类产品,生产的桑果酒供不应求。南充嘉兴丝绸公司、南充圣峰蚕桑丝绸工程开发有限公司、南充市绿宝菌业公司都在四川省农科院蚕业研究所技术指导和帮助下,用桑枝种植了多种食用菌,利用冬闲田一亩收入1万多元。南充市嘉陵区文锋镇距市区几公里,该镇农民骑自行车进城务工只需20来分钟,应在工业和城镇化发展中首当其冲,然而由于规模效益,多种附加值产品开发,密植桑树下套冬菜、蔬菜、侧耳根,开发丝绵被生产,桑枝开发食用菌、桑树下栽培竹荪,桑椹开发桑果酒,综合效益提高,近几年桑树不仅没有挖桑,而且还将非桑地全部栽上桑树,形成西部蚕区最大的一片万亩成片桑园。
第二,研究和推广应用集约化、省力化养蚕新设施迫在眉睫
为避免在我国工业迅速崛起,农村绝大部分劳动力向工业转移,城镇化程度快速提高,劳动力价值上升的情况下,劳动密集型的蚕业重蹈十八世纪欧洲的法国、意大利由丝绸大国迅速衰退,日本在上世纪六十年代前茧丝产量世界第一,衰败到产茧几乎为零这样的覆辙。挂靠在四川省农业科学院蚕业研究所的国家蚕桑体系设施与机械研究室开展了大量省力高效蚕业机械设备研究,取得重大进展。
国家蚕桑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中国蚕学会理事长、西南大学校长助理鲁成教授亲临大会指导,四川省蚕业管理总站朱洪顺研究员,国家蚕桑体系岗位科学家、四川省农业科学院蚕业研究所所长肖金树研究员分别代表国家蚕桑产业技术体系、中国蚕学会、四川省蚕学会、四川省农业科学院蚕业研究所在研讨会上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致词;农业部种植业司封槐松处长到会祝贺,并分析了蚕桑产业发展形势,指明了今后发展方向。

研讨会上,国家蚕桑体系蚕桑资源综合开发研究室主任、岗位科学家、中国蚕学会副理事长、广东省农业科学院书记廖森泰研究员在“桑树资源功能物质研究与食药用开发”报告中总结了桑树资源功能物质国内外研究进展,提出了食药用开发新路子;国家蚕桑体系岗位科学家、中国蚕学会副理事长、广东省农业科学院副院长肖更生研究员作的“桑枝多元化利用技术”,中国农业科学院蚕业研究所桂仲争研究员作的“桑葚深加工工艺及功能性产品研发”,国家蚕桑体系岗位科学家、西南大学黄先智教授作的“桑叶茶研究工作汇报”,苏州大学,国家蚕桑体系岗位科学家、苏州大学张雨青教授作的“桑树枝条皮药食用开发利用”,国家蚕桑体系综合试验站站长、安徽农科院蚕桑研究所所长范涛研究员作的“桑叶茶生产技术”,山东农业大学高绘菊教授作的“桑树资源降血糖活性物质及机理研究”等学术报告详实介绍了桑资源深度开发研究的最新进展、发展方向,将推动蚕桑产物向更深层次开发。
四川南充市丝绸(进出口)有限公司经理吴建辉在题为“打造桑叶茶新产业促进南充蚕业可持续发展”报告中介绍:2012年蚕农企业双双增收:企业今年实现了销售收入976万元,实现利润近171万元;公司售往韩国的桑叶茶高达150万元/吨,是生丝价格的4-5倍;带动蚕农增收,示范区内蚕农通过出售桑叶,每亩用于桑叶茶生产的桑叶达300公斤以上,按收购价平均每公斤10元计,蚕农每亩每季可增收3000元以上。四川省南充绿宝菌业科技有限公司在“应用桑枝深度开发食用菌”中介绍了:桑枝开发多种食用菌效益极其显著以及食用菌高附加值深度开发即食休闲食品、精加工保健类以及食用菌循环经济的具体情况;南充市千年绸都第一坊酒业有限公司总经理袁中英在“蚕桑高附加值产品开发情况介绍”中介绍了:酒业公司开发桑椹果酒包括三类(干酒型、半甜酒型、露酒型)六种产品以及圣峰公司开发桑枝食用菌的具体情况。

国家蚕桑体系岗位科学家、浙江大学朱良钧教授作的“蚕茧收烘技术”,四川省南充蚕具公司何光赞总经理作的“蚕业机具开发”,国家蚕桑体系设施与机械研究室主任、岗位科学家、四川省农业科学院蚕业研究所胡祚忠研究员作的“燃油式桑树枝条割伐机研究初报”;四川省农业科学院蚕业研究所养蚕研究室主任张剑飞副研究员作的“我国蚕业机械设备研究进展概述”和四川省农业科学院蚕业研究所吴建梅副研究员作的“双杠杆双曲省力桑枝大剪”学术报告详实介绍了蚕业省力高效机械设备开发研究的最新进展。
通过交流和对接,大家对蚕桑资源高附加值综合开发更增强了信心,学习了高质量开发的方法和途径,必将促进蚕桑资源高附加值综合开发在全国广泛开展。
12月3日下午与会代表参观考察了四川省农业科学院蚕业研究所、四川省南充蚕具研究公司南充首创科技开发公司和南充市千年绸都第一坊酒业有限公司,通过交流和参观考察,在四川省农业科学院蚕业研究所现场展示的多种蚕业新机具,四川省南充蚕具公司开发的各种蚕业新机具,与会代表耳目一新,尤其是国家蚕桑体系设施与机械研究室同四川省南充蚕具公司合作研究的智能型双螺旋全自动养蚕机能实现1个人操作,一次饲养100张种的小蚕,工效提高几十倍,是从根本上解决农村缺劳力养蚕,影响蚕业发展的瓶颈问题,将促进蚕丝业可持健康发展。会议期间,广东翁源信达公司已先期订购;农业部种植业司相关领导不仅赞赏更表示将给予全面支持;四川省蚕业管理总站领导也表示除全力支持外,并协同以推广智能型双螺旋全自动养蚕机为契机进行养蚕模式更新,使蚕业生产尽快实现高效省力,步入规模化发展。

/

[!--pape.url--]
主办单位:四川省丝绸协会、四川省丝绸科学研究院、四川省丝绸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四川省蚕桑丝绸生产力促进中心
地址:成都市金仙桥路18号 联系电话:028-87667284 E-mail:scsilk@21cn.com
Copyright © 2011 四川丝绸网 版权所有 蜀ICP备12031489-1号 技术支持:华企资讯
微信公众号,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