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2
  • 3
新闻视觉
通知公告
丝绸文化
深度观察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视觉 > 深度观察
丝绸产业能否愈久弥坚?

 

7月7日,日历上标志着“小暑”节气,恰巧是个周末休息日,记者来到北京新世界购物广场和常被各大机关工作人员光顾的北京甘家口商业大厦。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在类似这样的百货商场,买到一条称心如意的丝绸连衣裙或者是一件布满小碎花、浅色、淡雅的丝绸上衣,不管是对年轻姑娘还是中年女士都不是一件困难的事情,然而,在这个夏季你会看到,纯天然丝绸的漂亮女装俨然已是一款难求了。曾被西方人誉为“东方瑰宝”的丝绸服装,是否离我们自己的消费市场渐行渐远?

生丝价格下跌 产成品出口低迷
在我国南方城市,随着气温的升高,丝绸服装店的生意本应该随着升温,但情况却不尽如人意。眼下正是春茧上市最集中时节,茧丝价格牵动着茧农、缫丝厂、丝绸企业等业内人的心。据了解,今年收购行情走低,生丝价格近一个月内跌了2万元/吨左右。同时,今年1—4月的丝绸服装外贸出口情况不佳,对于去年高位囤货的企业来说,今年的日子不太好过。

我国最著名的丝绸之都杭州,丝绸城内的服装店老板们都在密切关注着这波行情对丝绸服装价格的影响。据杭州市物价局最新数据显示,今年淳安春茧收购价格下降,每50公斤收购价格2030元,同比下跌17.48%;全县春茧产量预计减产5%。不仅淳安,浙江省内其他地方的茧丝开秤价格也大幅走低。浙江省传统蚕桑基地之一的湖州地区春茧开秤价格大幅走低,每50公斤降至1650元,比去年同期价格减少637元,降幅高达27.9%。一些蚕农认为,饲养成本上升太快,目前的收购价与他们的心理价位有较大差距,养蚕不合算,不如转行或外出打工。此外,近年来生丝价格忽高忽低,2011年上半年因原材料紧缺,国内生丝价格从原来的每吨14万元左右,一路涨到了每吨43万元的历史高价,但下半年又回落到每吨30万元左右。

今年全球经济下滑对丝绸行业尤为“雪上加霜”。去年的一轮茧价上涨,一方面挤压了缫丝厂的利润空间,使得下游丝绸厂商生产成本增加;另一方面,生丝价格上涨导致国外订单大量减少,却又使得丝绸企业和缫丝企业高价原料制成的产品大量积压,两头“夹心”的窘境给企业带来成本危机。有业内人士分析,如果接下来生丝行情继续下行,对于去年从高价位囤货的浙江丝绸企业来说,日子将很难过。由于浙江多数丝绸企业从事外贸出口,今年欧债危机所导致的消费力不足使出口行情不容乐观。根据中国纺织品进出口商会丝绸部统计,1—4月我国累计出口丝绸服装6316.22万件(套),同比下跌15.82%,出口额为3.48亿美元,出口额排名,浙江仍为第一,但其出口额同比下降幅度达18.08%。本月初,湖州“丝绸之路”集团董事长凌兰芳在微博上表达了对丝绸行业的担忧:“今年春茧收购形势堪忧。今年停产倒闭的丝绸企业将比前两年更多。”

在杭州丝绸市场的一家商店,一款含量为30%桑蚕丝、70%棉的上衣原价530多元,现在打完折只有300多元,但由于厂家的制作原料都是去年或者前年积攒下来的,可见其促销力度。

既谋利又谋义 打造行业整体形象
“虽然我国丝绸贸易额占世界的80%,但出口额的比重却由1985年的3.4%下降为2011年的0.19%。”商务部国家茧丝办副主任李朝胜日前在中国(重庆)丝绸品牌战略高峰论坛上说。 据了解,我国丝绸产量、产能和出口额已连续几十年保持世界前列和第一的地位,但是国内消费水平不高,人均丝绸消费低于世界平均值。从出口方面看,丝绸产品虽然技术进步较快,但总体依然缺乏自主核心技术和自主品牌优势,市场替代性很高,离国际分工微笑曲线的两端仍有差距,因而附加值不高,仅以低价取胜。在品牌、价值创造所处地位方面与美国、日本、德国相比,我国要成为丝绸品牌强国还需要走很长的路。

如何打造丝绸品牌强国?李朝胜认为,首先,应具备较大的丝绸经济总量,成为世界丝绸贸易、产能、产量的第一梯队和领军;其次,应具备国际话语权和定价权。我国丝绸产业在国际贸易中处于较低端,贸易依存度过高,在国际市场渠道中处于被动地位,在国际贸易规则的制定上,尚缺乏足够的发言权,在贸易谈判中处于弱势;再者,应具备明显的综合竞争优势。目前我国丝绸产业在国际分工中,与美、日、德、法、意等发达国家相比,在核心技术、标准制定、重大装备和计量仪器、专利和知名品牌等方面明显落后;最后,应具备丝绸品牌的延伸服务价值。当丝绸品牌文化内涵通过营销模式创新和延伸,形成了更大的服务市场,创造了更多的附加值,即从货物贸易升级为服务贸易,这就是一个国家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标志,也是丝绸品牌强国的标志。因此,丝绸品牌强国应具备不断拓展的丝绸品牌延伸服务价值。

要打造丝绸强国,需要丝绸企业相融共济结成命运共同体。对此,李朝胜建议各企业在品牌战略实施中,应改变传统单一的市场谋利取向,通过融汇中国博大精深的丝绸文化精髓,提升为谋利和谋义相结合、相协调的价值取向;从打造企业自身品牌文化提升到打造丝绸行业品牌文化与社会责任为主导的品牌文化;以深刻认知与机制保障,促进形成丝绸企业品牌和中国丝绸行业整体形象。行业协同,共圆丝绸强国之梦。

[!--pape.url--]
主办单位:四川省丝绸协会、四川省丝绸科学研究院、四川省丝绸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四川省蚕桑丝绸生产力促进中心
地址:成都市金仙桥路18号 联系电话:028-87667284 E-mail:scsilk@21cn.com
Copyright © 2011 四川丝绸网 版权所有 蜀ICP备12031489-1号 技术支持:华企资讯
微信公众号,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