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2
  • 3
新闻视觉
通知公告
丝绸文化
深度观察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视觉 > 深度观察
茧丝绸科研应与市场需求接轨 前景大有可为

 

由于一些科研成果本身的市场价值不高而造就的高研发、低转化现象是茧丝绸行业面临的现实尴尬,如何研发出有效的科技成果并成功转化成现实生产力,是行业综合利用开发亟待解决的难题。

  桑、蚕、丝可纵深发展多条产业链

桑、蚕、丝经过科研开发能纵深出多条产业链,横跨食品/保健品、医疗用品、化妆品、化学用品、服装寝具等众多领域。

在桑枝、桑叶和桑果开发利用中,桑枝栽培食用菌已在全国开展,并实现了规模化开发;桑枝生物质能源和新材料开发、蚕桑活性物质提取利用及功能食品开发也都在如火如荼开展。

桑枝是一种木质材料,富含纤维素、半纤维素、木质素、蛋白质等营养元素,碳氮比为60多,较适合于栽培食用菌。目前,广西地区已成功开发出利用废弃桑枝生产榆黄蘑、云耳、木耳、鸡脚菇、秀珍菇等系列食用菌的生产技术和工艺流程,创建了“桑—菇—肥”循环经济模式。

利用桑枝栽培食用菌具有以下优点:经济效益高,可使桑园产值翻番;此外原料丰富价廉。

桑叶作为饲料添加剂具有很高的开发价值。当饲料中加入桑叶时,可促进动物体内蛋白质的合成,增强机体免疫力,有利于动物的营养和保健。研究还发现,桑叶中含有17种氨基酸,其组成与大豆的氨基酸组成大体一致,且各种氨基酸占总氨基酸的比例趋向一致。

而在桑果开发利用上,行业已攻克了桑葚原汁生产和保鲜技术,开发出系列桑果汁饮料、发酵桑果酒、桑果酱等产品,建设了桑葚原料基地和桑果原汁、桑果汁饮料生产车间,据了解,目前桑果汁市场销量节节攀升。

在蚕丝、蚕蛹和蚕沙(指蚕粪)开发利用中,广东省农业科学院蚕业研究所经过近10年的研究开发,总结出一套利用蚕蛹培养虫草的技术规程,并实现了产业化生产。相关科研证实,利用蚕蛹培养虫草,可替代天然冬虫夏草,大大提升了蚕蛹的价值,也为虫草的培养提供了成功经验。

在蚕沙资源化利用方面,目前在北方蚕区如山西晋城已有专门从事蚕沙枕原料开发的基地和企业。

蚕丝除了可加工制作成各种面料、服装寝具以外,其在医疗用品领域上也大有可为。目前,江苏省用蚕丝蛋白研制的人工皮肤和医用辅料等高科技产品已实现中试并进入产业化应用;此外,科学研究证明,蚕丝还可用于人工血管、骨接合材料等医疗用品。而用蚕丝提炼的丝素、丝肽、丝胶等丝绸材料开发的各种环保产品、食品、保健品和化妆品类产品已进入普通百姓之家。 

 综合利用前景大有可为

据吉林省蚕业研究院院长李金志介绍,茧丝绸综合利用研究在我国已开展几十年了,尤其近十几年发展较快,其成果涉及食品、药品、新材料等诸多领域,但这些成果仅有少部分得到转化,大部分还在闲置,一旦这些成果得到转化并形成规模,不但能拉长茧丝绸产业链条,推动产业升级,提升产业竞争力,而且还能产生巨大的经济、生态和社会联动效益。

“综合利用实际上就是对茧丝绸的重新定位,是对种桑、养蚕、缫丝的全方位带动。”中国农科院蚕研所副所长李龙在接受笔者采访时指出,在经济效益上,一亩桑树地可能产生的经济效益在4000元,若再套种马铃薯等收益能增加至5500元左右。在山西阳城有家乡镇企业,利用山西丰富的桑树资源,桑树产品中的桑叶用于养蚕、桑果榨汁,收益可在5000元/亩。“此外,桑树还是绿色植物能释放氧气,绿化环境,防止土地沙化。从这个角度看,其生态和社会效益也是可观的”。

江苏鑫缘茧丝绸公司自主研发了一系列综合利用产品,在围绕产业循环的同时,还围绕区域层面和社会层面开展循环经济,研究推广桑园套夹种技术,回收利用桑蚕副产物,实施综合利用,变废为宝,拉动海安茧丝绸产业链条的循环发展,既延伸了产业链,又提升了产品附加值。

“我们近年通过对桑蚕茧丝副产物高密度、高强度、高起点的综合利用,想做大做强栽桑养蚕、缫丝织绸、服饰、蚕蛹油等桑蚕资源综合开发利用循环产业链。”鑫缘茧丝绸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崔世明这样说。

崔世明向笔者介绍,鑫缘集团承接了国家科技富民强县项目之一的对天然植物抗菌成分的提取及对真丝织物的整理。该项目是将提取的天然抗菌原料用于真丝织物整理,开发出天然抗菌真丝绸新产品,这在国内外尚属首次。研究成果弥补了目前织物抗菌剂为化学合成的不足,有利于我国真丝产品朝多功能性、生态环保的方向发展,提高整个真丝产品的档次。将成为纺织领域的一场“绿色革命”。

“这个项目总投资1100万元,年新增产值1250万元,新增利税200万元,出口创汇100万美元。”天然植物抗菌成分具有生态环保、卫生保健、对人体无害等优点,符合国际社会生态、环保,合理利用可再生资源以及要持续发展等要求,具有十分广阔的前景和良好的社会效益。

在丝绵的加工工艺上,行业已开发出双宫茧、下烂茧、缫丝蛹衬等多种原料制作丝绵的工艺技术和设备,利用丝绵开发出的丝绵被、丝毛毯、丝绵窗帘等家居用品深受市场青睐。

据广东省农科院副院长肖更生介绍,在丝绵被应用领域,湖北怡莲阳光自主研发出可水洗的丝绵被并实现产业化生产,目前其产量占全国产量的12%,产值高达1.2亿,发展前景十分广阔。

 科研开发应坚持四大导向

由于一些科研成果本身的市场价值不高而造就的高研发、低转化是茧丝绸行业面临的现实尴尬,如何研发出有效的科技成果并成功转化成现实生产力,是行业综合利用开发亟待解决的难题。

李金志在接受笔者采访时不无惋惜地表示,吉林省蚕业科学研究院1984年开始研究《柞蚕蛹虫草人工栽培技术》,并于1987年获国家发明专利,这项技术十几年前就已经成熟,并具备了工厂化、规模化生产条件。此外,还研发了蛹虫草普通粉、微粉、纳米粉及虫草养生酒等,但由于资金等多方面因素一直未能转化成现实生产力,损失巨大。

“如果这些成果能够早日得到转化,不仅能更好地为人类健康服务,而且能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李金志表示,假设某企业每年生产柞蚕蛹虫草普通粉(面向大众)、微粉(面向白领)、纳米粉(面向高端群体)40吨,每克卖20元(冬虫夏草800元/g),那么产值可达16亿。

科技成果为何不能有效地转化成现实生产力?李金志指出,一是对成果宣传力度不够,鲜为人知,难以转化;二是成果技术含量不高,易于模仿,无人转化;三是产研脱节,难以对接。他认为,对于社会效益较大的成果转化,政府应给予一定的资金扶持此外,科研机构的研究成果与企业产品开发不对接也是重要原因。

 “科研和市场脱节,企业和科研机构之间的不信任使得茧丝绸科研成果转化方面存在很大的问题”。李龙指出,科研机构和企业之间配合不默契,再加上品种开发力度和资金投入不够让很多科技成果在生产转化中遇到瓶颈。“丝绸大的企业不多,很多丝绸企业更关注的是丝绸外贸和房地产,并不愿意投资科研项目,更多的是接受国家项目”。 

 如何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率?

李朝胜指出,相关科研开发应坚持市场导向、价值导向、科技专利导向和社会效益等四大导向。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需求、经济效益是科技成果向生产力转化的主要驱动力。

此外,崔世明表示,还应推进校(院、所)地结合,鼓励企业与高校、科研机构共建各类研究开发机构和技术转移机构,通过搭建产学研合作创新平台,创新产学研合作模式。

此外,在发展战略上,应坚持走研发与生产相结合,市场与科技创新相结合的道路。一方面研发初期,企业搜集用户意见,并根据其需求推进研发;另一方面,公司主动与大专院校、科研院所联系合作,重点解决关键性技术难题和一些共性问题。

“因为企业更了解市场的需求和声音,学校和科研机构则在研发上更具优势,将两者的长处结合起来,实现优势互补,将使研发的新技术、新产品更符合市场需要,惠及多方。”崔世明这样说。

李金志指出,国家茧丝办建立茧丝绸综合利用成果推介平台,加大成果宣传推介力度的举措,就是让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平台和土壤。

蚕全身都是宝,从蚕食到蚕的排泄物。变废为宝并成功转化成现实生产力才是科研开发的真正价值所在。 

 

[!--pape.url--]
主办单位:四川省丝绸协会、四川省丝绸科学研究院、四川省丝绸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四川省蚕桑丝绸生产力促进中心
地址:成都市金仙桥路18号 联系电话:028-87667284 E-mail:scsilk@21cn.com
Copyright © 2011 四川丝绸网 版权所有 蜀ICP备12031489-1号 技术支持:华企资讯
微信公众号,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