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2
  • 3
科技信息
通知公告
丝绸文化
科技动态
当前位置:首页 > 科技信息 > 科技动态
毛脚茧是什么?如何区分?


原创: 高明辉 国琳琳等

 毛脚茧是蚕茧收购、加工、使用过程中对特定类型蚕茧描述的习惯用语,即为GB/T 19113—2003 《桑蚕鲜茧分级(干壳量法)》的术语和定义(3.15条)中规定“蚕体正常未化蛹或尚在吐丝的蚕茧”。毛脚茧无论在鲜茧收购、存放、加工(烘制干茧),还是干茧加工(缫丝)、存贮等过程中都存在损害茧质的危害和隐患。《茧丝质量监督管理办法》(质检总局令第43号)第三章《茧丝经营者的质量义务》中明确规定“不得收购毛脚茧、过潮茧、统茧等有严重质量问题的蚕茧”。

 但是,近年来,通过专业纤检机构的蚕茧收购检查和桑蚕干茧公证检验发现,毛脚茧存在的问题仍然比较普遍,而且,随着蚕品种、饲养方式、收购形式以及茧丝市场经营环境的变化,毛脚茧的形成方式和自然形态,以及对质量具体影响度也发生了变化。

 为此,泰安市纤维检验所在中国纤维检验局的指导下,自2018年7月开始,采取对蚕茧化蛹全过程蛹体变化程度进行观测的方式,对毛脚茧的形成过程、形态变化,以及质量影响等进行了综合试验调查,现将调查结果与同行分享。

 毛脚茧的主要成因

 (1)采茧时间过早的蚕茧。正常情况下,熟蚕上蔟后,经3至4天吐丝营茧,再经3至5天蜕皮化蛹后成为可以采摘的化蛹茧(由于目前蚕品种原因和环境因素影响,化蛹时间明显缩短)。在刚吐完丝或者吐丝未完成就采摘的茧,必然为未成熟化蛹的毛脚茧。

 (2)熟蚕微量中毒或轻微发病的蚕所结的蚕茧。能够正常吐丝或吐丝较慢,待吐丝结束或者未能完全吐丝,最终却没有能力正常化蛹,在死之前一直保持着蚕体特征的蚕茧为毛脚茧。

(3)营茧管理程度低,发育不良蚕体所结的蚕茧。因蚕户管理水平较差,导致蚕发育不齐,形成一部分弱小蚕,比正常的蚕晚成熟1~2天,甚至3~4天,待大批蚕吐丝营茧并化蛹成熟采摘时,迟熟的蚕尚未化蛹,蚕农混合采摘会形成毛脚茧。

640-1.webp.jpg

 毛脚茧对行业的影响

 1 生产环节(主要指蚕茧采摘、收购、烘干过程中。(1)污染茧层。采摘和收购毛脚茧时,还会有大量刚化蛹的嫩蛹茧。由于蚕体和刚化蛹的嫩蛹皮肤尚无蜡质 层或者蜡质层薄,受到震动时,表皮极易破损,体液污染茧层,形成印头茧或者烂茧。(2)影响茧质。毛脚茧含水率高,在化蛹过程中会大量散发水分,堆积时会发生蒸热,严重影响茧质,特别 是解舒率指标。嫩蛹在烘干过程中散发水分较快,容易烘成偏老过干蛹体,导致蛹皮的薄脆处或环节间发生破裂,致使蛹油外渗,形成油茧。烘烤过程中蚕体挣扎,胸足和腹足抓挠茧内层,造成断头多乱,茧内层成为废料。(3)影响烘茧质量。现有的烘茧工艺是针对正常化蛹的蚕茧烘茧工艺,毛脚茧在烘烤过程中水分的散失和正常化蛹茧有很大差别,在烘茧中无法做到均匀适干,难以保证烘干质量。同时由于毛脚茧体内水分较高,造成鲜茧烘折增大。

 2使用环节(主要指缫丝生产过程中)(1)影响生丝质量。含毛脚茧较多的干茧,茧内层受到破坏,煮茧后茧内层容易绵软,造成生丝清洁、洁净成绩降低,万米吊糙次数增加,缫折增大。(2)影响副产品加工。在蛹衬处理环节,毛脚茧容易粘附在蛹衬上面,给制绵工序增加负担。同时,毛脚茧还会造成蚕蛹利用价值的降低,缫丝辅助效益相应减少。

 毛脚茧的判定

 根据本期观测试验的总体情况,结合毛脚茧的成因和质量影响,提出判定方法建议如下:

 1鲜茧状态下:毛脚茧的判定主要取决于茧腔内是否为毛脚蚕体。主要特征为:蚕体状(未化蛹),胸足、腹足明显,身体收缩,颜色呈青白或者乳黄色。在不切剖茧层情况下,色泽较鲜亮,手触潮湿感较强,茧层弹性差,轻轻晃动,手感略沉涩、声音闷滞。另外,由于轻微发病或者微量中毒原因产生的毛脚茧会成为死笼茧,若蚕体破裂体液渗出污染茧层形成内印茧或烂茧。

 2干茧状态下:毛脚茧的判定首先要考虑鲜茧状态进行烘干时蚕茧的初始状态,同时结合干茧使用过程中毛脚茧实际造成的不良影响,建议根据切剖试验结果综合判定。

3未化蛹类:切剖后,呈干缩的蚕体状,蚕头和蚕足明显,体型约为未烘干蚕体的1/2,颜色整体呈灰黄色或背部呈灰色、腹足呈黑色。蚕体未破损情况下,内(外)部茧层均无污染。

640-1.webp.jpg
 干茧状态未化蛹茧毛脚茧特征图

 4半化蛹茧类:切剖后,呈干缩的半蚕半蛹状,蚕头明显,蚕足收缩退化,体型约为未烘干蚕体的2/3,颜色整体呈黄色或黄褐色或头部呈黑色,腹部呈黄色或黄褐色。蚕体未破损情况下,内(外)部茧层均无污染。

640-1.webp.jpg
干茧状态半未化蛹茧毛脚茧特征图

 相关建议

 (1)病变或烘茧质量所致,由于病变、烘茧不良等原因造成的病蛹茧(蛹体颜色是黑色,或者蛹体破损,茧层被污染)、病蚕茧(蚕没化蛹,但是蚕体黑色或者霉变,体纹模糊,有的茧层被污染,甚至蚕体粘在茧层上,成为死笼茧)和嫩烘茧(蚕已经化蛹,但是蛹体颜色呈淡黄色,形态干瘪),建议不作为毛脚茧。

640-1.webp.jpg 

干茧状态病蛹、病蚕、嫩烘茧特征图

 (2)毛脚茧的概念源自区域方言,术语定义较为笼统宽泛,其具体成因,以及经采茧、运输、烘干等处理后性状变异多样和影响程度不一,因此,建议纤维质量管理部门牵头组织相关部门、企业和检验检测机构进一步开展全流程观测试验,综合分析毛脚茧的特征,以建立更为科学准确的定义和评定标准。

主办单位:四川省丝绸协会、四川省丝绸科学研究院、四川省丝绸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四川省蚕桑丝绸生产力促进中心
地址:成都市金仙桥路18号 联系电话:028-87667284 E-mail:scsilk@21cn.com
Copyright © 2011 四川丝绸网 版权所有 蜀ICP备12031489号 技术支持:华企资讯
微信公众号,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