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2
  • 3
科技信息
通知公告
丝绸文化
科技动态
当前位置:首页 > 科技信息 > 科技动态
涂层与压层:纺织产业的新生

 
看西方如何实现纺织业关键领域的深度转型
 

  目前的纺织工业,不仅中国处于转型期,整个世界都在变。发达地区的纺织工业技术正在转移。德国拜耳材料科技公司已将其研发基地迁往远东,尤其是中国。理由很简单,该公司研发的90%聚亚氨酯纺织涂层为其所用。不仅如此,中国国内生产65%的产品却只占用25%的资源;而长期历史上曾以纺织产业为龙头的美国即北美自贸区生产不到1%的聚亚氨酯涂层织物却占用着30%的资源。要想顺应市场需求,通过消费来促进生产,就要让服装行业得到持续的改善。因此,转型,对所有国家而言,势在必行。

  最近在法国戛纳举行了国际纺织品涂层及压层会议。来自9个主要纺织国的100代表参会,集中讨论了如何应对产业变革和挑战,怎样对已有技术和工艺进行升级,如从湿整工艺转变为干整的高效能系统。

  纺织行业关键领域的转型

  纺织涂层、印染和层压是该行业对环境影响最大,最受消费者关注,最消耗资源的领域。因此,纺织涂层产业只有不断改造自身,充分考虑可持续和环境问题,才能更好的满足消费者需求。也将更多关注放在供应链上,因此西方不断出现创新和新型的商业模式。作为产业链,也只有更好地审时度势,顺应顾客需求。

  例如,考虑到环境问题,包括潜在的市场压力和禁用PU的可能性,世界上一些公司将注意力由溶剂型转移到水性体系上来。采用新型的配方,完全不同于DMF,它与之前的体系相比有了改善。这对操作工人更安全,污染更少。这种正向思维的创新对产业取得进步和环保,具有非同寻常的意义。

  聚亚安酯是但也是其中一项重要的内容,纺织涂层产业仍需大量的聚合物。美国纺织工业协会负责人为此曾提出,实际上纺织业涂层已覆盖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在某种程度上纺织产业的市场和应用是相互联系的。据最近研究表明,88%的涂层面料中用到聚合物。聚氯乙烯(PVC)是最常见之一,它被用于超过 40%的涂层产品中。其他种类的涂层聚合物有PU,如许多的橡胶化合物和硅,这些都有特殊的用途。PVC即使在极端环境压力下其性能依然存在且作用明显。

  PVC价格便宜,用途广泛,许多用途为人所知,为人所需。它是许多行业的标准和首选。瑞典帕斯托公司以创新方式改进增塑剂,即利用特殊的改变来确保PVC的可用性。这种创新的市场究竟有多大呢?业内认为,近期的研究将此规划确定为225亿美元的市场,且年均复合增长率为3.8%。他们将涂层以金字塔状,分为三个不同的层次。顶级公司在各个领域处于领先地位;中层生产商是最大的细分市场和行业的中坚;而处于金字塔低端的公司被认为稍低层次,主要由 “底层供给商”组成。

  而他们面临的世界市场,只有成功实现转型才能生存下来。因此它们必须基于市场和需求来改革和变化,构思并使新观念商业化的融入到新产品和市场。而处于中间地位的公司,也就是最大的市场中坚,它们生产合格的亦或是创新的产品。不能转型或转型失败的底层公司将危在旦夕,他们只能通过并购整合浴火重生,否则在劫难逃。

  转型的规格和原则

  最初的一些会涉及许多环境方面的担忧和工作的完成度,这些主要是欧洲标准的制定者制定规则来确保在生产中限制或者消除对环境有害的物质。欧洲化学品管理局(EUHA)是欧盟负责化学品注册、评估、许可和限制的管理技术科学和行政方面的部门(REACH认证)。它已确证,DMF用于聚氯脂织物涂层的水溶性溶剂是一种需要引起高度重视的物质。比利时一家称为维泰(Vetex)的公司对这一问题和用于检测DMF广泛用途的程序进行了论述。尽管如此,欧盟的许多监管区域对欧洲所有公司进行有效的监管,但这一系列的规章对进口货也产生着影响。但因复杂的程序而进度缓慢,也使制造商备受指责。毫无疑问,转型使PU涂层与DMF渐行渐远。

  国际纺织环保组织(Okeo-tex)的标准和其他审核标准都提出转型的引导。但要彻底消除陈旧过时的东西,谈何容易却必须做,欧盟国家均须遵守转型后的规则,否则谁也无法在充满竞争的全球市场中存活下来。为此,欧洲公司的为了抢占市场制高点,已将转型看作生死存亡的关键。

  数码涂层优于传统涂层

  在生产领域的转型期,纺织涂层应有什么样的影响?比利时根特大学纺织学院通过对数码涂层技术的报告指出,高度发达的喷墨过程的本质的演变不仅仅是用来装饰织物和打印图形,实际上是将涂料印在纺织品上。这看似简单却酝酿变革的领域包含了丰富的转型内容。

  由于其可塑和可更改性,数码技术系统展现出巨大而广泛的用途。既然所有的工作已顺理成章准备就绪,那么数码的力量就可让纺织生产运作标准以20 —75平米\小时的中档速度和170—450平米\小时的高档速度每小时生产4000平米的数码印染速度。为实现这一目标,西方研究者和生产商正致力于关键问题如:喷嘴,油墨,更广泛的机器和织物,以便在提高生产和专门的应用技术的同时提升处理织物时印墨的融入程度。

  为何要将传统印染转型为数码涂层?我们把功能和创新及环保的需求联系在一起就清楚了。数码印染和传统涂层可能还要并行一段时期,但商业涂层打印机的利用,减少了库存的需求,数码打印却无设置成本,且实现了最小程度的浪费。数码涂层技术在纺织行业商业模式的变革中有巨大的潜力。它已演变成一个大市场。毫无疑问,数码技术在印染业转型期中的作用不容小觑。

  绿色工艺大行其道

  美国绿色主题技术公司负责人盖瑞.塞尔文一直致力于干燥、非等离子等加工工艺,它所展现的巨大前景给人留下深刻印象。先前他曾努力将大气等离子商业化,但现在已却觉得将其商业化需要太多的工作,而他的新型热干燥固化技术却实现同一目标,环境友好型和无氟碳属于可持续发展技术,因此有理由开发和推广。他认为,这项科技与湿整的成本相比更具有竞争性,它可提供最佳性能的耐久性,无需水洗。由于这项技术是基于化学技术采用了超新型的碳氢化合物,他将其处理后的样品与现在所用的传统氟聚合织物的CA6和CA8(碳短链和长链)进行对比得出了这一结论。

  这一过程涉及到单体和交联体的专用化学溶液,经不到30秒的加热和等离子体或热固化的处理实现了聚合过程。与等离子热处理相比,在布架上处理花费更少,而且更容易让现有的加工厂整合。聚合转化率是惰性的,生物可降解而且无多余生产链,因此属于绿色环保。

  这一新工艺据说适合所有织物的染整,也使其低成本和低花费,已有专利注册。现如今全方位的处理试验设备能进行织物的处理及评估。绿色主题正在寻求授权合作伙伴和设备制造商。考虑到他发言之后观众十分踊跃,因此其商业化已箭在弦上。

  在转型期,专家往往肩负艰巨任务,他们需要通过创新实现更加通用的系统、更短的运行、对环境危害更小、花费更少、没有或是极少存货。水的有效利用和低成本加热在欧洲许多地区过去都是诟病。但有了新型化学制剂,单体和低聚物以及UV资源的选择、材料的涂层系统,所有的这些对UV固化的成功都不可或缺。

  当然,西方纺织业转型所面临的挑战还有许多,如:气味,对眼睛和皮肤可能产生的刺激,单体并不是总能得到正确的处理,还有一些粘附和收缩的问题。然而,他认为UV固化持续的提供一种更为环保的过程,将传统的湿处理变为干整合的过程是加工捷径,因此必须探索下去。

  纳米技术在转型期的应用

  纳米纺织如今已成为西方最火的话题。德国夫琅禾费(Fraunhofer)纺织研究所主任将其总结如下:

  世界上并不存在单纯的纳米技术,明白这一点很重要,因为纳米技术几乎已影响到了工业的方方面面。纳米工业几乎从0发展到2014年约30亿美元的市场价值,倘若只单纯的重视其价值,不看其中一些价值链和分支及产品,那么纳米技术是没有意义的。

  大多数的技术产品都在不断演变进化。我们日常生活中的许多产品依靠纳米材料、纳米结构和纳米涂层,且仍有许多机遇还未被探索。相反,纳米技术对许多成品的功能性已具有深远的意义。

  例如,纳米纤维的特殊纺丝是广泛的话题,热塑性聚亚安酯(TPUs)、涂层织物的抗菌剂、纺织涂层的硅、表层等离子体处理等特殊方式、不同的聚合物薄膜的粘接、涂层无纺布交叉层压技术,新的纳米技术领域聚合了以生产多功能的特性,与此同时,引发一系列关于纺织涂层和覆膜机械环保型举措的讨论。由此看来,纳米技术是纺织印染工业中不可或缺的中坚力量。

  主要纺织国的转型潜力

  在谈及中国不断增长和日趋主导的市场地位时,英国琥珀公司总经理描绘出印度的潜力,涂层织物行业供应商迅猛的增加,他们需要应对国内消费和出口。作为世界第二人口大国,印度2012年全国纺织行业市场收入超2230亿美元,复合年均增长率为10.1%。然而技术类型的纺织品据说只占10%。在过去的五年中增长了约11.2%。约30%的国内需求必须依赖进口。

  印度不像中国,它是个复杂的国度,这使外来者很难融入其中。杂乱的规格和政府的规章以及工业活动使事情更为复杂。琥珀公司之所以能成功的向印度提供纺织机械,是因为其特殊的商业模式,它利用了印度国内外的合作伙伴。该公司有着丰富的经验、技术,通过其长期的关系,他们成功的进入了印度市场。之后,印度许多大公司也看到了转型的潜力。印度政府将在未来五年内培养300万转型的劳动力,还对某些领域的新兴公司包括纺织技术行业提供资金支持。

  其它纺织出口国,如埃及和土耳其也意识到,纺织工业的关键领域转型已到了关键阶段。

  (据美国《纺织创新网》最新资料)

 

 

[!--pape.url--]
主办单位:四川省丝绸协会、四川省丝绸科学研究院、四川省丝绸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四川省蚕桑丝绸生产力促进中心
地址:成都市金仙桥路18号 联系电话:028-87667284 E-mail:scsilk@21cn.com
Copyright © 2011 四川丝绸网 版权所有 蜀ICP备12031489-1号 技术支持:华企资讯
微信公众号,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