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2
  • 3
资讯新闻
通知公告
丝绸文化
南充产销会议
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新闻 > 南充产销会议
南充丝绸经南丝路到西南夷追根溯源

1.png

1.学界公认
    司马相如建议 助推南丝路
    公元前138年, 张骞出使西域。其间,在大夏国(今阿富汗)市场上发现产自蜀郡的丝织品和竹杖。他打听得知,大夏国与汉王朝之间还有个身毒国(今印度), 而这些东西正是从身毒传来。 既然这些东西“市”之而来,说明四川、身毒、大夏之间有着频繁的贸易往来,它们之间一定有一条未知的道路。10多年后张骞回到汉朝, 将这一发现回禀汉武帝,并向汉武帝建议:另辟蹊径,打通从四川通往大夏的道路。汉武帝听取了张骞的建议, 派出使者出使西南夷。这个使者就是蓬安出生、 成都长大、邛崃出名的司马相如。
    有关这一历史,邛崃、西昌、攀枝花、大理史学界研究中均有发现。凉山州南方丝绸之路研究专家张正宁指出,司马相如出使西南夷,并非一人前往,而是带了一大队人马。他抵达西昌后,再返回京城向汉武帝报告,这条路可通往南亚、西亚,由于路远地广,于是向汉武帝提出沿途设置郡县。此建议得到汉武帝采纳后,西南夷各地开始设郡县,并纳入朝廷管辖,司马相如所经南方丝绸之路因此纳入国家战略,成为官道。
    张正宁认为, 司马相如是凉山推行郡县制的丰碑人物,凉山设郡县后,除了驻守军队,巴蜀、关中地区开始向安宁河谷移民, 这些移民后来成为当地汉人的始祖。与此同时,当地的盐、铁矿被开采出来。
    蓬安人司马相如出使西南夷,客观上助推了南充丝绸通过南丝路走向西南夷。

    2. 专家观点
    邛杖文化经南丝路传入大夏
    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博物馆馆长苏金川是一位资深南丝路研究者。2006年春夏之际,他参加三星堆牵头,大理、丽江两地参与的南丝路考察活动。 活动结束后, 他出书《三星堆与南方丝绸之路》。书中他提到了张增祺。张增祺是云南省博物馆专家,也是业界泰斗级人物。张增祺认为, 南丝路是华夏文明与古印度文明的通道。正是有了这条路,才有了早期羌族南迁, 中国与东南亚的贸易往来,佛教因此传入中国。
    也在这次考察中,考察人员沿途发现大量汉代以前的手杖。 大家因此推断,先秦时期,杖文化流行西南地区。南丝路上最高级别的手杖为三星堆出土的金杖,而在云南祥云县大波浪出土的铜棺中,主人身边也有手杖。此外,沿途出土的手杖,杖柄图案五花八门,有公鸡、鱼鹰、鹿,而云南迪庆出土的手杖,杖柄为马。
    杖文化起源于西亚地区,是权力地位和身份的象征,1000多年前传入我国。苏金川认为,蜀郡的邛崃竹杖流入大夏,当为南方丝绸之路的功劳。
    如果说,“茶马互市”助推晚于南丝路的茶马古道兴起,那么,南丝路途中矿产的开发、生活物资的交易,则助推了南丝路衰退后茶马古道的兴盛。
    攀枝花市党史研究室副调研员钟少曦介绍,德昌历史上的“虫会”,就是当地产白蜡交易的场所。当地盐源产的盐,通过与南丝路交叉的茶马古道沿途交易。

   3. 历史悠久
    丝路蜀布交易折射丝绸身影
    由于年代久远,加上很难保存,采访组沿途未能见到期待中的南充丝绸身影。但有一点是肯定的,即南方丝绸之路与丝绸相关。
    刘胜利认为, 正因为沿途所驮运的物资为丝绸, 从蜀郡前往西南夷并从腾冲出缅甸的这条通道,才被称为“南方丝绸之路”。“其实, 当年张骞出使西域时,在大夏国市场上看到的还有蜀布。 顾名思义,蜀布应当产自蜀郡,而古人当时称的布,正是丝绸。
    腾冲乡下发现的皮影刘家班、 李家班、王家班,据传人介绍传自祖上,而祖上又是接受外来的传入。当地皮影的样式、表演形式,与川北皮影有异曲同工之妙。腾冲皮影与川北皮影之间有着怎样的历史联系?作为“舶来品”,它们是否同根同源?
    据考证, 新都人杨慎流放保山期间, 以自己的生活方式影响着当地人,并将大量汉文化传到当地,成为当地史学界美谈。东汉时南充人张翕任越西郡(今西昌)太守,任职期间清正廉洁,受到拥戴。其病死后,当地一支少数民族执意护送其柩回家乡。一行人抵达南充后,受到张翕家乡人宰杀牛羊款待。

    4. 学者感叹
    研究南丝路离不开南充
    其实,南丝路沿途各地均有相关研究,也有大量成果问世,但因行政区划限制,这些成果依旧处于或零散或各自为政的层面。截至目前,南丝路历史的研究还没有统揽全局的定论。尽管如此,其研究都无法回避丝路源点这个话题, 因为, 如果没有丝绸,就谈不上贸易,更谈不上丝绸之路。从这个意义上讲,丝绸生产历史悠久的南充,为丝路源点也好,丝路起点之一也罢,都与南丝路有着无法割裂的联系。
    正如攀枝花市决策咨询委专家、 该市文物局首席专家刘胜利所说: 离开南充就谈不清楚南方丝绸之路! 南丝路的研究离不开南充!
    上世纪80年代中期, 四川大学博物馆教授童恩正提出“南方丝绸之路”概念。此后, 作为首席科学家, 他牵头开展专门研究。“八五”期间,此研究课题被国家立项。接下来的研究显示, 南方丝绸之路并非一条路,而是一个走向的概念,途中有若干分支。令人遗憾的是,此课题由于历史原因最终未能揭题。
    刘胜利介绍,童恩正的课题立项后,南丝路沿途川滇两省14个地市成立了南丝路研究成员单位,并先后4次组织研讨。然而,这里面居然没有丝绸历史文化厚重、 目前西部地区唯一的“中国绸都”———南充!“南充作为‘中国绸都’、丝路源点,应当在国家‘一带一路’ 发展战略中找准自己的位置,在新起点上更好地发展。”刘胜利说。
    本报特派记者 刘晓雄 岳龙 李波郑渊 刘洋 高坪记者站 赵升华 唐军

    编后
    一缕丝绸,串起千年历史,一条商路,承载千年文化,凝结世代友好。今年4月,南充晚报和高坪区人民政府组织策划了“丝路寻踪 源点南充 重走南方丝绸之路”大型行进式采访报道活动,从南充出发,追寻南方古丝路上的历史足迹,聚焦新丝路上的精彩亮点,为读者打开历史的书页。
    采访组历时半个月, 行程4000多公里,途经川滇两省10多个市州,先后以专版形式推出了20多篇有分量的宣传报道稿件,同时沿途举行了一些座谈、研讨活动,与当地研究丝路的专家学者进行了交流,浓墨重彩地向外界宣传、推介南充,活动取得圆满成功。
    此次活动旨在深入贯彻国家“一带一路”战略,扩大了南充作为西部唯一“中国绸都”的知名度和影响力,论证了“丝路源点在南充” 的观点, 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 至此,“丝路寻踪 源点南充 重走南方丝绸之路”大型行进式采访报道圆满收官。

信息来源:南充晚报

[!--pape.url--]
主办单位:四川省丝绸协会、四川省丝绸科学研究院、四川省丝绸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四川省蚕桑丝绸生产力促进中心
地址:成都市金仙桥路18号 联系电话:028-87667284 E-mail:scsilk@21cn.com
Copyright © 2011 四川丝绸网 版权所有 蜀ICP备12031489-1号 技术支持:华企资讯
微信公众号,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