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2
  • 3
资讯新闻
通知公告
丝绸文化
新闻中心
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新闻 > 新闻中心
中科大揭示8500年前丝织品的生物学证据引起媒体广泛关注

 2016年12月12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科技史与科技考古系龚德才教授的研究团队在国际期刊《Plos One》发表长文《8500年前丝织品的分子生物学证据》(Biomolecular Evidence of Silk from 8,500 Years Ago)。该文报道了对河南中部地区贾湖史前遗址的重大研究成果,在贾湖两处墓葬人的遗骸腹部土壤样品中,检测到了蚕丝蛋白的腐蚀残留物。根据遗址中发现的编织工具和骨针综合分析,表明贾湖居民可能已经掌握了基本的编织和缝纫技艺,并有意识地使用蚕丝纤维制作丝绸。该项研究成果一经发布,就被新华网、科技日报、中国科学报、中国新闻网、中国科学院网站、人民日报海外版、Live Science等国内外一百多家重要媒体竞相报道,引起公众的兴趣与广泛讨论。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科技史与科技考古系文物保护科学基础研究中心长期致力于丝绸文物的研究和保护工作,从肉眼可见的丝绸的提取和保护,到山西绛县、萧后冠饰、甘肃马家源西周墓地考古遗址的土壤中提取出看不见的蚕丝蛋白腐蚀残留物鉴定等。经过十几年的研究,逐渐建立起一套丝绸文物的研究和保护方法,上述系列研究成果已在国内外重要学术期刊发表。

  传说中,中原地区(现在西平县,紧邻贾湖)的嫘祖“首创种桑养蚕之法,抽丝编绢之术”,从而开始了利用蚕丝制作丝绸的历史。该项研究一个有趣的现象是,贾湖遗址蚕丝蛋白残留物的发现地与嫘祖的所在地距离十分相近。作为中国古代的重要技术和遗产,丝绸的出现和纺织技术的传播与嫘祖的真正关系,以及中国丝绸的起源问题或许将成为未来学者关心和研究的课题。
[!--pape.url--]
主办单位:四川省丝绸协会、四川省丝绸科学研究院、四川省丝绸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四川省蚕桑丝绸生产力促进中心
地址:成都市金仙桥路18号 联系电话:028-87667284 E-mail:scsilk@21cn.com
Copyright © 2011 四川丝绸网 版权所有 蜀ICP备12031489-1号 技术支持:华企资讯
微信公众号,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