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2
  • 3
资讯新闻
通知公告
丝绸文化
新闻中心
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新闻 > 新闻中心
纺织之光2016年度中纺联科技教育奖项在京颁发:纤维材料的创新是今年最大亮点(附完整名单)
1.jpg
 
    11月23日下午,“纺织之光”2016年度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科技教育奖励大会在京隆重举行。大会颁发了2016年度中纺联科学技术奖、“纺织之光”2016年度中纺联教育教学成果奖、“纺织之光”2016年度中纺联教师奖和学生奖,以及针织内衣创新贡献奖,对行业内推动行业科技进步做出突出贡献的优秀者进行了表彰。
 
    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党委书记王天凯,原会长杜钰洲,会长孙瑞哲,党委副书记兼秘书长高勇,副会长夏令敏,党委副书记陈伟康,纪委书记王久新,副会长徐迎新、陈大鹏、李陵申、杨兆华、孙淮滨,中纺联原副会长陈树津、张延恺、徐文英,以及中纺联各专业协会负责人,“纺织之光“科技教育基金会、纺织行业企业获奖代表约500人出席颁奖大会。
 
    在大会颁发的2016中纺联科学技术奖项目中, “大褶裥大提花机织面料喷气整体织造关键技术研究及产业化应用”等12项成果获中纺联科学技术一等奖,“原色纤维混配呈色的全色域纱线制造关键技术及产业化”等46项成果获中纺联科学技术二等奖,“超高强高光洁特种纺织品制造关键技术”等56项成果获中纺联科学技术三等奖。
 
    “超弹贴身针织面料的研究与开发”等11项成果为“纺织之光”2016年度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针织内衣创新贡献奖。
 
    “纺织之光”2016年度中纺联纺织教育教学成果奖项目共101项。其中,杭州职业技术学院章瓯雁等申报的“基于校企共同体的工作室个性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实践”等17项教学成果获一等奖,盐城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刘华等申报的“‘赛、课、证融通,学做案导学导做’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等32项教学成果获二等奖;常州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苏昊等申报的“技能竞赛与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融合互联,实现动画专业生校企三方共赢”等52项教学成果获三等奖。
 
    2016年度“纺织之光”教师奖和学生奖的获奖情况是,崔荣荣等21名教师获得纺织之光教师奖,东华大学郭建生获纺织之光教师特别奖;彭灵慧等147名同学获得纺织之光学生奖,天津工业大学马友伟和江南大学余光华分别获得纺织之光学生特别奖。
 
    李陵申在表彰大会上分析说,今年的科技教育奖呈现出以下四个突出特点。
 
    一是纤维材料高新技术取得重大突破。纤维材料的创新对带动纺织原料和下游相关产业的变革具有先导作用。纤维材料的创新成果是今年纺织科技奖的重头戏。其中,由中复神鹰碳纤维有限责任公司等单位完成的“千吨级干喷湿纺高性能碳纤维产业化关键技术及自主装备”项目,建成了国内首条千吨规模T700/T800 级碳纤维生产线,产品对提高我国军用高性能碳纤维自主保障能力,支撑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由山东英利实业有限公司、保定天鹅新型纤维制造有限公司等单位完成的“万吨级新溶剂法纤维素纤维关键技术研发及产业化”项目,攻克了溶剂净化回收、浓缩技术,打破了国外同类产品的生产技术垄断,显著提升了我国新溶剂法纤维素纤维生产技术和装备水平。
 
    二是高性能功能化产业用纺织品技术创新取得重要进展。近年来,产业用纺织品行业快速发展,已经成为纺织行业发展新的经济增长极,科技创新发挥了重要的支撑作用。由东华大学等单位完成的“医卫防护材料关键加工技术及产业化”项目,针对医卫用纺织防护材料的高屏蔽性、舒适性和低成本等核心关键技术进行攻关,开发出了功能型医卫纺织材料,项目整体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显著提升了我国医卫用纺织防护材料的技术水平和核心竞争力;由浙江理工大学等单位完成的“垃圾焚烧烟气处理过滤袋和高模量含氟纤维制备关键技术”项目,对烟尘过滤材料的高滤效、低阻力和长寿命等关键技术进行了研究,总体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该项目提高了高温滤料的生产工艺和设备水平,为大气污染防治提供了科技支撑。
 
    三是资源循环利用技术取得明显提升。资源循环利用技术是支撑绿色制造,推动绿色发展的重要技术保障。由上海聚友化工有限公司等单位完成的“聚酯酯化废水中有机物回收技术”项目,针对聚酯酯化废水中有机物组成极其复杂、汽提后废水COD 含量高等关键技术难题,开发出与聚酯装置规模及工艺相匹配的系列化技术和装置,解决了废水中有机物回收率低的难题,极大的降低了废水 COD 排放。该技术已推广应用在 1137 万吨的聚酯装置上,为促进化纤行业低碳减排、清洁生产作出了重要贡献;由海盐海利环保纤维有限公司等单位完成的“高品质差别化再生聚酯纤维关键技术及装备研发”项目,将自动化、数字化、智能化技术运用于再生聚酯纤维生产,创新并集成高品质差别化再生聚酯纤维产业化生产关键技术及装备,建成国内外规模最大的 15 万吨/年的废弃聚酯瓶片加工清洗生产示范线和 20 万吨/年再生聚酯纤维生产示范线,项目总体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四是技术标准的国际化取得突破性进展。技术标准是支撑产业发展的重要技术支撑,也是国际贸易的重要规则。由中纺标检验认证有限公司等单位在自主研发的一系列纺织品中有害物质检测方法的基础上,制定了“ISO 14389:2014 纺织品 邻苯二甲酸酯的测定 四氢呋喃法”国际标准,统一了全球对纺织品中邻苯二甲酸酯的检测方法,是近20年来首个中国标准国际化的成果,实现了我国由跟随采标到主导制定国际标准的重大突破。
 
    今年的纺织教育教学成果和教师奖、学生奖获奖项目主要集中在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课程体系建设、教学方法与模式改革、学生能力培养、实践性教学等方面,充分体现了我国纺织服装行业在教学改革方面所取得的重大进展和成就。
 
    2016年针织内衣创新贡献奖的11个项目中,其科技含量和创新点较往年有所提高,拥有发明专利的项目达到21个,占申报项目总数的65.6%。获奖项目集中代表了针织内衣行业在智能生产、新原料应用、无缝成型产品的研发、功能性针织产品开发等方面的创新成果。互太(番禺)纺织印染有限公司完成的“超弹贴身针织面料的研究与开发”项目,在原料选用、针织织造技术、染整设备与工艺上进行系统创新和集成攻关,开发的面料氨纶含量达到60%~80%,具有高伸缩性、高弹性等优越性能,手感柔软平滑,穿着体感舒适。青岛即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完成的“圆机无缝透气针织织物的研究与开发”项目,通过创新技术达到了生产效率高、节省材料、穿着舒适的效果。
 
    在谈到我国纺织科技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时,李陵申指出,我国纺织工业发展步入深度转型升级的新常态:全球纺织产业与贸易呈现新格局,国内外纺织消费市场蕴含新空间,纺织与互联网融合催生新变革,区域产业结构调整形成新局面,纺织生态文明建设提出新要求。面对一系列新形势,行业的科技工作要围绕当前科技发展的新形态与新趋势,抓住国内消费需求升级的契机,加大信息网络技术与传统制造业深度融合,为行业科技发展注入新动能。
 
    会议还为“2015年创新人才推进计划”入选者孙德荣、胡广敏颁发了证书,并为纺织之光科技教育基金会捐赠企业康平纳、中纺联检测中心、中国纺织教育学会颁发捐赠证书。
 
2016年度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科学技术奖获奖项目
 
2.jpg 
3.jpg
4.jpg
5.jpg
6.jpg
7.jpg
8.jpg
9.jpg
10.jpg
11.jpg
12.jpg
13.jpg
14.jpg
16.jpg
17.jpg
18.jpg
19.jpg
20.jpg
21.jpg
22.jpg
 
23.jpg
 
24.jpg
 
25.jpg
 
26.jpg
 
27.jpg
 
28.jpg
 
29.jpg
 
30.jpg 
 
科学技术奖获奖代表上台领奖。
 
“纺织之光”2016年度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纺织职业教育教学成果评审结果
 
31.jpg
32.jpg
33.jpg
34.jpg
36.jpg
37.jpg
38.jpg
39.jpg
 
40.jpg
 
41.jpg
 
纺织职业教育教学成果获奖代表上台领奖。
 
2016年度纺织之光教师奖获奖名单
 
42.jpg
 
43.jpg
 
教师奖获奖代表上台领奖。
 
2016年度纺织之光学生奖获奖名单
 
44.jpg
45.jpg
46.jpg
 
47.jpg
 
学生奖获奖代表上台领奖。
 
“纺织之光”2016 年度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针织内衣创新贡献奖获奖项目
 
48.jpg
49.jpg
50.jpg
 
51.jpg
 
针织内衣创新贡献奖获奖代表上台领奖。
 
52.jpg
 
孙瑞哲为创新人才推进计划科技创新创业人才孙德荣、胡广敏颁奖。
 
53.jpg
 
王天凯、杜钰洲、高勇为纺织之光科技教育基金会捐赠单位颁发证书。
 

 

[!--pape.url--]
主办单位:四川省丝绸协会、四川省丝绸科学研究院、四川省丝绸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四川省蚕桑丝绸生产力促进中心
地址:成都市金仙桥路18号 联系电话:028-87667284 E-mail:scsilk@21cn.com
Copyright © 2011 四川丝绸网 版权所有 蜀ICP备12031489-1号 技术支持:华企资讯
微信公众号,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