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2
  • 3
行业动态
通知公告
丝绸文化
行业运行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动态 > 行业运行
绵阳涪城区:坚持龙头引领 构建产业联合体

  绵阳市涪城区是四川省“10+3”农业产业体系川蚕丝产业确定的30个重点县及50万亩蚕桑资源综合开发工程15个开发县之一。涪城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蚕桑产业的发展,将蚕桑产业列为全区主导产业,出台了项目、资金、土地等系列扶持政策。2019年着力打造涪城区“千鹤桑田”蚕桑现代农业园区,积极争创省级现代农业园区。在园区建设过程中,重点突出龙头企业引领作用,构建蚕桑产业联合体,激发园区经营主体活力,推动园区高质量发展。

 绵阳市涪城区千鹤桑田蚕桑现代农业园区,始建于2015年,建设范围包括7个乡镇36个重点村,呈“一核三片五园”布局,由现代蚕桑产业基地、茧丝加工园、蚕桑科技文化展示园等部分构成,园区建成高标准蚕桑产业基地3.3万亩,年产茧3300吨,年产生丝200吨,实现产值2.9亿元;旅游门票及特色蚕桑产品销售实现产值1.15亿元,每亩桑园综合收益达8000元以上。园区生产的“涪城蚕茧”“七彩之虹”生丝经中国纤维检验局抽检显示,各项指标位居全国前茅。“涪城蚕茧”生产基地被授予“中国优质茧丝生产基地”,“涪城蚕茧”获得有机农产品认证、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四川省优质农产品品牌”、国家“名特优新”农产品等称号,成为G20峰会国家领导人着装和国际奢侈品品牌原料丝,涪城区蚕桑产业“三新三化”发展模式入选“四川省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十大案例”。园区蚕桑产业发展始终坚持政府搭台、主体唱戏的发展模式,打造以绵阳天虹丝绸公司、丰谷制丝等农业龙头企业为引领的“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小农户”蚕桑产业联合体,产业联合体在带动全产业链经营主体中起到了生产共同体和利益共同体的作用。主要做法是:

 一、探索建立最佳经营规模,优化生产要素配置,壮大园区联合体队伍。一是走规模化、集约化、工厂化栽桑养蚕之路,全区已成片流转土地建设标准化桑园上万亩。在总结历年生产经营数据和集成新型实用技术的基础上,创造性地提出了“40亩标准化桑园+1个第六代组合式养蚕大棚”的最佳标准生产单元,为扩大饲养规模提供了标准。二是整合资金,优化配置桑园道路、沟渠、蚕棚设施、技术服务渠道等要素,形成良好的产业发展基础。三是以完善的产业基础和优惠政策,通过“流转返包”“以桑招商”“拎包入驻”的模式,吸引农村留守青壮年、创业大学生、返乡农民工、专业合作社、企业加入到产业联合体,引进蚕桑废弃物利用企业2家,间作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2家,培育标准蚕桑农场近300户,辐射带动小农户1万余户。

 二、以园区联合体为主导组织标准化生产,不断推进社会化服务。一是在联合体的带领下,各经营主体分工明确、权责清晰的开展生产,实现了“生产标准、技术服务、小蚕共育、管理模式、产品收购”的“七统一分”,构建蚕桑产业的生产共同体。二是建立完善“龙头企业+专业技术员+共育户+农户”的服务体系,编织覆盖乡镇、村社的产业技术服务网,整合企业、乡镇站250余名技术服务力量,为农户提供“全程化+保姆式”结对服务。三是试点由政府与联合体共同为养蚕农户购买的蚕桑特色农业保险,保费政府承担75%,联合体承担25%,提高了养蚕农户的抗风险能力。

 三、以园区联合体为后盾完善利益联结,不断巩固产业发展动力。龙头企业带领联合体中各经营主体建立利益联结机制,增强农户栽桑养蚕信心和发展动力。一是在土地流转及桑园建设环节中做到“免减返”,龙头企业免收返包户第一年、第二年土地流转费和小蚕共育费,建园第三年及以后每年减收土地流转费10%,同时,返还桑树嫁接改良人工费。二是在利益分配环节中做到“积分保”,龙头企业按照销售优质蚕茧数量1公斤积1分的方式,对蚕桑小业主进行积分制管理。并按照积分情况,对蚕桑小业主进行奖励性二次分红。同时,对养蚕农户坚持最低保护价收购。三是在生产物资供应中做到“奖送补”,龙头企业每年拿出资金,对全区优质茧农户奖励蚕用物资,配送有机肥、绿色防控设备及生产机具,并对新建桑园一次性补助蚕台购置费用。

 四、以园区联合体为平台创新科技,不断提升产业科技贡献率。与西南大学、浙江大学、苏州大学、中国蚕业研究所、浙江省农科院蚕业研究所、四川省蚕业研究所、四川省土壤肥料研究所等国内主要专业科研院所建立了深度合作关系,成立了“向仲怀院士工作站”“涪城蚕业科技专家大院”,完善科技创新平台。在生产实践中开展实用技术研发,近年来开发实用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41项,园区结合生产实际,推广应用科技成果20余项,研发新型实用技术15余项,获得国家专利15项。

 五、以园区联合体为纽带培训技术,不断提升从业人员业务水平。在联合体的统一安排下,每年定期召开近500人参加的技术管理培训会,每季分层次、类别召开各类技术培训会、现场会上百次,针对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及时解决纠正。对经营主体中的“三低户”(低产、低质、低效),园区派科技特派员“一对一”帮扶,直到彻底解决问题。依托院士工作站及专家大院,针对生产中的新问题,请专家对蚕桑技术人员开展专题培训。

 六、以园区联合体为支撑打造品牌,不断提升主导产品附加值。支持涪城产业技术协会开展区域公用品牌申请,协会已成功注册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四川省优质农产品品牌”、国家“名特优新”农产品,正在进行农业部地理标志保护登记。加强与国际知名品牌合作,邀请LVMH集团、开云集团等世界顶级奢侈品集团数次赴涪城区考察,充分肯定了涪城千鹤桑田现代农业园区蚕桑基地是世界级一流的基地,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拟将涪城标准化蚕桑基地作为监测点,进一步提升力涪城蚕桑产业国际知名度。

 七、以园区联合体为平台开展多元开发,不断提升蚕桑产业产值。一是通过联合体的统一规划,引进有机肥厂、食用菌种植专业合作社,利用废弃桑枝条年产桑枝菌2000余吨,生产蚕沙有机肥10000吨,年销售收入达3000余万元。二是深度发展蚕桑文化和休闲农业,打造“千鹤桑田”观光带、“杨家绣房”体验培训馆、“七彩之虹”精品生丝制品展示厅等观光体验设施,举办书法展、刺绣展等活动。三是探索建立“互联网+蚕桑”物联网管理平台,逐步实现标准化技术调控和精准化运营管理,并在淘宝网等平台开设“七彩之虹”网店,提升产品电商销售额。

[!--pape.url--]
主办单位:四川省丝绸协会、四川省丝绸科学研究院、四川省丝绸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四川省蚕桑丝绸生产力促进中心
地址:成都市金仙桥路18号 联系电话:028-87667284 E-mail:scsilk@21cn.com
Copyright © 2011 四川丝绸网 版权所有 蜀ICP备12031489号 技术支持:华企资讯
微信公众号,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