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2
  • 3
行业动态
通知公告
丝绸文化
行业运行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动态 > 行业运行
国家级技能大师邬学强:匠心传承三千年蜀绣文化 创新是硬核

 报观察记者 刘春华/文 郝飞/图

 春日阳光下,成都市郫都区安靖蜀绣公园生意盎然,府河里微波荡漾,河岸边的垂柳新芽吐翠。河对岸田野里,金灿灿的油菜花一大片一大片开得正欢……

 学强技能大师工作室就在蜀绣公园内。在我省现有的31名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领办人中,邬学强是唯一一名蜀绣技能大师。有着三千年古老历史的蜀绣技艺和文化,在邬学强领办的技能大师工作室努力创新和传承下,泛发出春天般的青春与活力。

 “师父,春日禅意画系列已经设计好了,您看还需要修改吗?”3月26日,记者来到邬学强技能大师工作室,徒弟徐昵和苏舒正拿着最新的画稿在征求邬学强的意见。“没有问题,可以马上生产。”邬学强对设计非常满意。

 徐昵和苏舒是邬学强半年前收的新徒弟。在去年下半年的一次参观中,因为被邬学强刺绣作品呈现的美感所震撼,二人双双拜师,发誓要学会师父的绝活,把这门古老而精美的技艺传承下去。

 如今,曾是外企员工的徐昵和曾是公务员的苏舒,正一边学刺绣针法,一边尝试着把蜀绣题材拓展到婚纱中,这让邬学强非常欣赏:“蜀绣技艺要传承,就是需要创新。题材要符合现代人的审美喜好,才会有市场,有传承的活力。”

 邬学强的刺绣作品有多受欢迎?三月下旬在重庆举行的第54届“全国工艺品交易会”上,其花了五年时间完成的绣品《唐卡—文殊菩萨》受到观众热捧。一些观众接连几天在作品前流恋忘返,争着与作品留影。

 一名来自青海热贡的唐卡传承人在连续两天赏析这幅作品后,兴奋地请徐昵和苏舒转达自己对邬学强邀请:一定要请邬学强去青海参观,探讨有无将两种非遗融合传承发展的可能。

 时间,是所有手艺人从“徒弟”到“匠人”的必经磨砺。而要从“匠人”飞升到“大师”,除了时光的付出,个人的勤奋,也与其所生活的社会背景、社会经历息息相关。

 从1979年到现在,蜀绣产品市场历经从红火到没落再到红火,这里面有市场经济大潮冲击的因素,也有国家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重视的原因。40年潮起潮落,邬学强当过刺绣工,也开过出租车,还跑过市场营销。最终因为对蜀绣的热爱,回归到这个行业里继续发展。最终在时光的洗礼下,从原成都蜀绣厂一名16岁的学徒,成长为今天的国家级蜀绣技能大师。多年来,他参与刺绣的作品摆上了人民大会堂四川厅,独立完成的单幅作品有的售出市价上百万。

 在技能大师工作室一楼,摆着一幅“双面荷花鲤鱼”绣品,那是邬学强最满意的作品之一。在一张薄如婵翼的透明丝绢上,远远望去三条金色锦鲤活灵活现呼之欲出,似乎正在水里游来游去。在绣品的另一面,金色锦鲤却变成黑白色,荷叶的色彩和形状也发生了变化。令人称奇的是,这样的变化,观赏者却根本找不出针脚在哪里。“这不奇怪,师傅的绝活就是双面三异绣,异针异色异形,这也是蜀绣精品的特点之一。”徐昵在一旁向记者解释。

“蜀绣有120多种针法,一千多种丝线配色。一幅好的作品,呈现给人的感觉就是平齐光亮”邬学强告诉记者,要想学好蜀绣,没有数十年静心学习是不行的。而静心前行,不受诱惑,也正是邬学强成为大师的奥秘之一。

 

对话大师  我愿把全部技艺免费传授

 记者:蜀绣要保护和传承,什么最重要?

 邬学强:设计和营销。图稿设计要新,要将题材从传统的花、鸟、鱼等拓宽到更多的领域、比如家装、服装等领域。营销也得要,再好的作品没有市场,就会慢慢变得暗淡,没有生命力。所以说,这个行业一定要有知识有文化的年轻人进入,年轻人有热情勇于开拓市场,对美有自己的见解。还有一个是要降成本,如果一幅作品全是手工刺绣,价格会非常高,市场会受限。就拿我用五年时间完成的《唐卡—文殊菩萨》来说,市场价在200万左右。目前我开发的禅意绣画结合产品,成本最高可以降到90%,在市场上非常受欢迎,我们已经申请了专利。

 记者:年轻人如果愿意学蜀绣,应该注意些什么?

 邬学强:要耐得住寂寞。要出精品,必须要付出时间,而且刚开始学习的时候,肯定是没有多少收入的。很多来学习的人开始热情很高,但学一段时间就撤退了。另一方面,现在年轻人主动来学习的很少,这也是目前传承保护方面遇到的一个难题。所以,有年轻人来,我私人会给一些物质上的支持,尽量让他们坚持得久一些。

 记者:在您心里,什么是匠心?

 邬学强: 干刺绣40年,蜀绣成就了我的今天 。我想要做一个好的匠人,一个好的传承人,一定是无私的。一是技术要无私,二是不要只盯住钱,一定要让大伙都有挣到钱,这样才能走得长远。所以,我愿意把我的技术免费交给愿意学习的人,我每年也会把我赚到的钱,拿出一部份支持愿意从事这个行当的年轻人,为蜀绣的传承和保护出力。

[!--pape.url--]
主办单位:四川省丝绸协会、四川省丝绸科学研究院、四川省丝绸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四川省蚕桑丝绸生产力促进中心
地址:成都市金仙桥路18号 联系电话:028-87667284 E-mail:scsilk@21cn.com
Copyright © 2011 四川丝绸网 版权所有 蜀ICP备12031489号 技术支持:华企资讯
微信公众号,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