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2
  • 3
行业动态
通知公告
丝绸文化
行业运行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动态 > 行业运行
桐乡蚕桑产业走上创新转型之路
 
    几年前,一张蚕种有28500粒蚕宝宝,蚕茧产量在40公斤左右。现在,一张蚕种有38000粒蚕宝宝,蚕茧产量在55公斤左右。10年间,桐乡的蚕种年饲养量从50万多张下降到了25万张,养蚕人也日渐老龄化,但蚕种的张产量和蚕茧质量却仍然首屈一指。

    在工业经济快速发展,土地、劳动力矛盾日渐凸显的今天,蚕桑业困境重重。桐乡市以技术和模式创新为突破口,提高劳动力的利用率和养蚕设施的利用率,在攻克发展规模经营遇到的“瓶颈”中,逐步走出一条创新转型之路。

    养蚕技术和模式不断创新

    近日一大早,记者来到桐乡市龙翔街道元丰蚕业专业合作社,在育蚕室里,养蚕专家徐炳奎正小心翼翼地给蚕宝宝撒上石灰,进行消毒。这是老徐今年养的第9批蚕。

    “往年,一年才能养4批蚕。”徐炳奎说,现在农村养蚕多以老年人为主,实施多批次养蚕,可以变以往的临时工为长期工使用,还能节约养蚕的设施用地。

    蚕丝质量的好坏,关键在桑叶质量。养蚕批次增加了,蚕宝宝需要的桑叶量也增加了不少。为此,合作社正在探索提高桑叶利用率的方法。老徐带我们参观了他们的桑树“试验田”。

    与周围大片桑园不同,这是一块20亩的现代蚕业生产模式示范基地,种植的桑叶显得嫩绿很多。在这块基地里,桑树地之间挖了一条条沟渠,并被灌入一定量的水。老徐说,明年开始,合作社还将给桑树实施喷灌技术,以提高桑叶的产量和质量。

    作为桐乡市养蚕技术创新试点,在今年的春蚕饲养期里,合作社还与浙江理工大学、杭州轩爱科技有限公司完成了负氧离子养蚕热效应技术试验。对于这项技术,养蚕30多年的钱林根深有体会。他说,在一般春蚕饲养中,需要加热到82华氏度才能让幼蚕完成“10天眠3眠”的成长过程,现在只需加热到78华氏度就可以了,能够减少用电量,增加蚕茧产量。

     “养蚕技术和模式的创新解决了目前蚕业劳动力日趋紧张,经营规模小效益低以及新农村建设蚕农迁入新居后无房养蚕的现状。”龙翔街道农经中心主任陈耀辉说。

    带动传统蚕桑产业转型升级

    探索养蚕技术和模式的创新与攻关,是桐乡市一直在做的努力,目标是为了带动传统蚕桑产业突破“瓶颈”,实现转型升级。

    依托“东桑西移”战略,本着“跳出桐乡、发展桐乡”的理念,桐乡市把丝绸产业链前端已失去比较优势的蚕桑及初级加工产业,逐步转移到具有一定优势的中西部地区,建立蚕桑及加工基地;本地则重点开发蚕品种更新改良技术、彩色蚕茧研究和成果推广应用技术,并逐步形成茧丝绸原料基地和初级产品加工基地在外,科研开发中心、品牌产品加工基地、市场交易中心在内的格局。

    同时,桐乡市积极扶持和引导蚕桑产业向规模化经营发展。自2005年起,对成片种桑200亩以上的实施主体实行补助。至今已投入500多万元,扶持改造高产桑园近8万亩。该市蚕业管理站在科技研究上也不断取得突破,多项研究成果和技术为省内领先水平。近日,该站实施的“大蚕一日两回育饲养技术的研究与推广”项目获得省级科技成果鉴定,这个项目将传统的大蚕一日3至4回育改为大蚕一日两回育,实现了家蚕饲养全龄两回育目标。这意味着蚕桑产业向规模化、标准化、高效化和生态化方向发展的脚步又迈进了一步。
[!--pape.url--]
主办单位:四川省丝绸协会、四川省丝绸科学研究院、四川省丝绸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四川省蚕桑丝绸生产力促进中心
地址:成都市金仙桥路18号 联系电话:028-87667284 E-mail:scsilk@21cn.com
Copyright © 2011 四川丝绸网 版权所有 蜀ICP备12031489-1号 技术支持:华企资讯
微信公众号,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