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2
  • 3
行业动态
通知公告
丝绸文化
行业运行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动态 > 行业运行
宜宾波浪村:专业化、标准化发展蚕桑致富明珠新村

 

  记者 王悠璐

  村情:

 孝儿镇波浪村位于镇域西部,距孝儿场镇10公里,下辖8个农业组,全村农户452户,人口1911人,现有桑园面积3000亩,丘陵地貌特征明显,以种植、养殖业为主,经济发展处于全镇中上水平。近年来,波浪村抢抓宜宾市十万亩蚕桑循环产业带实施机遇,带领群众放田栽桑,不断夯实蚕业基础,推动全村新农村建设进程,取得了显著成效。2012年全村蚕业综合收入实现1172.66万元,成为全镇第一个蚕桑产业千万元村。

 成片的桑叶在阳光的照耀下俨如一片绿色的海洋,蜿蜒的道路如丝带般延伸到每家每户,勤劳的村民顶着烈日在桑园里采摘桑叶……这是记者近日在珙县孝儿镇波浪村看到的情景。

 波浪村丘陵地貌特征明显,以往就有种植桑树的传统,为了让波浪村的发展优势更为明显,该村村支两委决定在现有基础上大力发展蚕桑产业。在发展桑蚕产业初期,该村村支两委多次召开村民代表会,宣传蚕桑产业发展的市场前景,教授科技养蚕的技术,并积极引导农民调整产业结构,放田栽桑。2011年,在村支两委的努力下,波浪村集中成片放田栽桑600余亩,2012年再放田栽桑500亩,实现拥有优质桑园3000亩,为全村蚕业产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村支两委发展蚕桑产业的决定为村民带来了收益。波浪村二组的陈均华就是受益村民之一,记者见到他时,他正在桑园里劳作。“1998年我就开始栽桑养蚕,当时仅仅是小规模,自从村里决定大力发展蚕桑产业后,我加大了对桑园的投入,现在,我家三口人共有桑园12亩,产茧43担,去年有近6万元的收入。”陈均华说,他还在桑园里套种了其他经济作物,桑枝又被用于种蘑菇。一年下来,包括种植桑树,发展附属产业,他家年收入有10多万。说起他家如今的情况,陈均华笑得合不拢嘴,“现在不是都在说‘中国梦’吗?我的梦就是年底能实现蚕桑增收1万元,带动周边8户农户发展桑蚕。”

 据了解,为了提高蚕农科学养殖的水平,从而增加收益,2012年波浪村开展了养蚕技术培训10余次,培训蚕农876人次。目前波浪村栽桑养蚕全部实现了“六化五配套”,即蚕桑品种良种化、桑园管理标准化、小蚕共育专业化、养蚕大棚简易化、方格族结茧自动化、消毒防病统一化;一个养蚕户配套一个室外养蚕大棚、一个消毒池、一个贮桑室、一名合格的养蚕员、纸板方格簇。2012年新建5000平方米的工厂化大蚕房一个,对所有入驻农户进行科学化、标准化规程培训,这种模式对孝儿镇乃珙县蚕业的发展都有很好的示范作用。

 确定了发展蚕桑产业的目标,孝儿镇及波浪村便围绕这个发展目标整体推进新农村建设,按照“路随产业走,水随产业流”的思路,波浪村完善了基础设施建设,2012年投资20万元硬化了水泥路1.2公里,投资20万元新建高标准排灌渠200米,硬化生产道路5.4公里,整治库塘7个,新建沼气池35口,极大地改善了生产生活条件,推进了新农村建设步伐。

 “下一步,我们将围绕‘组织强村、环境美村、产业兴村’的目标强力推进波浪新村的建设。”孝儿镇副镇长陈永波告诉记者,将在基层组织方面配齐配强村干部,提升该村组织建设能力;在基础设施方面加大投入,改善环境,达到美化新村的目的;在产业发展方面做强做大蚕桑产业,争取打造成为全省一流的蚕桑产业示范村。

  感言:

 李朝岗:这几年眼看着波浪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前是贫穷落后、出行不便,现在是收入提高了,生活水平也提升了,我们可以算是提前迈入了小康社会!

 李培华:这几年波浪村建设速度快、变化大,群众生活大有改变。以往三五天吃一顿肉,现在每天吃两顿肉都没问题。道路硬化后,穿着拖鞋也可以出来走走了。还得感谢党委、政府!(宜宾日报)

[!--pape.url--]
主办单位:四川省丝绸协会、四川省丝绸科学研究院、四川省丝绸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四川省蚕桑丝绸生产力促进中心
地址:成都市金仙桥路18号 联系电话:028-87667284 E-mail:scsilk@21cn.com
Copyright © 2011 四川丝绸网 版权所有 蜀ICP备12031489-1号 技术支持:华企资讯
微信公众号,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