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2
  • 3
丝绸文化
当前位置:首页 > 丝绸文化
黄帝时代青铜像之谜

 1998年1月22日《绵阳日报》第三版“天下大观”专栏,发表《盐亭发现黄帝时代的青铜器》引发领导之间、专家之间争论风波----因为就在22日发表的当天早上上班时间,正遇上市委开常委扩大会议,《绵阳日报》同时送发到每位领导手里。但会议正式开始后大家惊奇地发现,主持会议的市委第一书记冯崇泰书记开口说话,不是讲原定的议题,而是拍了拍《绵阳日报》说:“黄帝时代怎么会有青铜器?我是文革前上清华学工科的,工程上没听说四千多年前能铸造铜器;考古上也没有看到发现四千多年前有铜器文物的出土”----他言外之意是《绵阳日报》的报道,对绵阳市影响不好。大家以为冯书记只是批评几句就算了,哪知他一议论就是十多二十分钟,到会的领导都不好开腔。列席会议的《绵阳日报》社长兼总编严泽铣同志头都不敢抬。这时市委宣传部长赵欣同志,觉得《绵阳日报》是归他分管的部门,只得出来说话:“这是作者的一家之言”,才放了过去。

 会议一结束,严泽铣总编立马赶回报社找到笔者,详细说了冯崇泰书记开会说的事情和他的委屈。《盐亭发现黄帝时代的青铜器》是笔者编发的,从办公桌里笔者拿出湖南大学出版社出版胡刚等编的《世界简史》,翻开第一章就是古埃及“公元前四千年代中期,埃及人已学会了冶炼金属的技术,用铜制造工具和武器”。接着又拿出一本科学杂志说:“严总你看,这是报道乌克兰的草原考古,在六千多年前的马的坟墓头骨遗骸嘴部发现铜嚼子”。马嚼子,就是连着缰绳上套在马嘴巴上的金属部分,借以控制马匹的活动。现在一般是用铁嚼子做马嚼子,铜嚼子说明人类在铁嚼子之前就开始使用了马嚼子。原来家马最先可能出现在今天乌克兰一带的草原上,其标志是在第聂伯河西岸的德累夫卡遗址发现了距今6000年的具有明确佩戴过马嚼子痕迹的家马骨骼。马嚼子考古现象是“前苏联学者在乌克兰草原的斯里第尼·斯托克文化发现的一些马骨,特别是在第聂伯河西岸离基辅250公里的德累夫卡遗址中,还发现了两条狗、陶缸及近似马面颊片的鹿角合葬的一匹牡马。该马有7~8岁,生活在公元前4000年”。此马经美国学者安东尼和布朗的研究,发现有使用马嚼子的痕迹,从而“认为很可能早在公元前4000年前的斯里第尼·斯托克铜器时代文化中,马即被人类驯服,变成人们的坐骑了”。

 严泽铣总编仔细看完所指的文章,没说话带着杂志走了。以后也没有再过问此事;笔者不是说冯崇泰书记的认真有错。其实青铜器的考证有严格的报道----从考古发现的铜器,提取类似铜的同位素类型和含量,在对标查找巴蜀和全国、全世界发现铜矿地点的铜的同位素类型和含量。对上号的,说明青铜器出自哪里?以及制造的时段。但这对我国很多专家来说,都是难题。其实笔者编发《盐亭发现黄帝时代的青铜器》是很认真的。事情缘起1995年3月18日,盐亭县金鸡镇农民岳大登、杨华茂、岳树伦等人,在金鸡镇烟台山顺天寨挖出一尊十分古朴的高约60厘米的青铜跪俑。正遇上绵阳市团委青少年活动中心颜晓亚主任在金鸡镇采风搞摄影,岳大登等农民听说颜晓亚主任是知名摄影师,又是市团委宣传干部,就拉着不准走,要他去拍照和向上级汇报。颜晓亚主任考察后认为是真实的,回绵阳后带着拍照的铜像、古桑化石、石刀片、石斧、陶蚕等照片,到报社反映看到的情况,要求给予报道。此时笔者才第一次听到盐亭发掘出古青铜像。

 由于不是正式鉴定,报社决定叫第三版的“天下大观”专栏考虑----“天下大观”是带故事性的新闻。笔者是编辑之一,于是在书刊中开始收集远古梁州铜矿和冶铜的材料。看到有记载黄帝时代已“采首山铜,铸鼎荆山下”……在盐亭不远的中江、北川、彭县等地都有铜矿。到1997年底盐亭城郊五指山建“嫘祖公园”举办开工仪式,邀请报社。笔者随同王天柱副总编、办公室任启乔主任参加。在盐亭举办的“嫘祖文物展览室”,笔者第一次看到玻璃柜里展出的岳大登等挖出青铜跪俑。事前笔者已在绵阳城里“工美大王”李照明先生的商店,看过一个古“青铜跪俑”的仿制品,对比岳大登等挖出的青铜跪俑锈蚀严重,到处都有锈蚀孔;从锈孔看出铜像铸胚很薄,但铜像造型精致。相反李照明商店的古“青铜跪俑”,人物造型粗糙,铜像铸胚很厚,且无锈蚀孔。“嫘祖文物展览室”的负责同志告诉:盐亭的学者据嫘祖时代的历史和当地传说,初步把岳大登等挖出的青铜跪俑定名“金二伯铜像”----原因是盐亭数千年来流传着“金二伯射黄帝”的妇孺皆知的故事,金二伯铜像下跪形象有后来对认错的表示。

 当时盐亭县嫘祖文化研究会会长赵均中主任也实话实说:专家之间也有争论,如川大林向教授等到金鸡看后,说是赝品。理由是有人到台湾也发现有类似青铜像,目前一些文物市场也有,疑是有人买来预先埋在那里的。但四川省博物馆雕塑院名誉院长叶毓山教授,却鉴定是比三星堆更远古的青铜像。金鸡镇政府派干部去调查,岳大登要杀鸡滴血指天发誓:“自己如作假遭断子绝孙”。事情到了这步,翻年的1998年初,报社同意在“天下大观”专栏报道看有什么反映?

 绵阳市委书记之间其实意见也不一致。1998年2月冯崇泰书记调成都作省委常委、省委秘书长。杨海清书记作绵阳市第一书记,市委对嫘祖文化加大了支持。其实,杨海清书记1985年5月调任绵阳市委副书记后,到盐亭县检查工作到县科协,当时笔者汇报建农村各乡镇科普协会受欢迎。杨海清书记说,他1963.-1967年在西南农学院读书,毕业后1973-1977年在平武县枕流公社作过党委书记,知道农民需要科普。笔者和杨海清书记的这次汇报后没有再接触,但1993年《嫘祖研究》一书出版后,盐亭县把书分送给市上领导。一天晚上,杨海清书记一人在红星街散步遇到笔者,他居然还能认出来。他对笔者说:“你们的《嫘祖研究》一书写得不错”。多年来笔者一直在想:为啥市委书记之间有这样的不同?

 冯崇泰书记1942年生,安徽五河人,1961-1967年在清华大学冶金系金属学及金属材料专业学习。毕业后曾在兵器工业部5023厂当过工人、车间主任、厂长,1986年当上四川兵器工业局副局长,1987年调任中共四川省绵阳市委副书记,他抓工业是很能干的。但改革开放后,面对不熟悉的巴蜀古文化研究热的前卫,他作为外省人,听惯的对五千年的中华文化一直宣传,是中原和华东地区占主流。因此面对不熟悉的兴起的巴蜀古文化研究热的前卫,有质疑,也很自然。而杨海清书记1944年,绵阳本地人,因学农,对抓农业很熟悉。他希望结合嫘祖文化,促进绵阳农业生产,也能理解。

(作者:王德奎)

[!--pape.url--]
主办单位:四川省丝绸协会、四川省丝绸科学研究院、四川省丝绸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四川省蚕桑丝绸生产力促进中心
地址:成都市金仙桥路18号 联系电话:028-87667284 E-mail:scsilk@21cn.com
Copyright © 2011 四川丝绸网 版权所有 蜀ICP备12031489号 技术支持:华企资讯
微信公众号,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