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2
  • 3
丝绸文化
当前位置:首页 > 丝绸文化
丝世界的先秦穿越指南

假设你某天一觉醒来,发现自己穿越到上古时期,如果需要在这个时代风生水起,潜入古代社会,如何利用丝来行走在时代的前列呢?

初来乍到,荣登神位的蚕母了解一下

没有现代科学观念的古代,拜神氛围浓厚,丝织业作为我国古代支柱产业之一,丝绸与桑蚕相关的事物自然而然也被拟人化,进而神化。

先秦之前,桑树是宗庙祭祀的神树。古代对桑蚕的重视程度是自上至下的。历朝历代皇宫内都设有先蚕坛,皇后负责祭祀。每到养蚕时节,须以牲口祭祀蚕神,仪式十分隆重。在民间,蚕神崇拜是养蚕之乡最重要的活动。除了众所周知的嫘祖,“蚕母”、“蚕花娘娘”、“蚕三姑”等蚕神者也是蚕神的化身。

1.jpg

(北宋时期出版的刻画中,对当时的蚕母像进行了比较细致的描绘)

2.jpg

3.jpg

(不同画家笔下的蚕神有着不同的风韵)

做个桑蚕从业者也能养家糊口

先秦时期的农业已成规模,桑树是普通栽种的作物,所以,相关产业也陆续发达起来,除了原始的养蚕和种桑技术,还有再加工的桑蚕缫丝与丝织制造业。

如果你胆量过人,穿越到先秦时期,战场杀敌和挣取军功是不二之选;如果你追求安稳,从事桑蚕相关业虽然有些辛苦,但也是较稳妥安逸。

5.jpg

(在不少壁画和国画作品里,养蚕场景都被记录了下来)

农桑遍野已是常态,所以,有关桑蚕作业的自然画面也被记载下来。早期将桑蚕在兽骨和竹木平面上,以甲骨文的方式保存,供后人参考;在此后的壁画和国画作品里,百姓养蚕的生活也被描绘在案。取材于自然,人们从桑蚕身上开始得到启发,由咏蚕、食桑到吐茧柞丝,得到轻便柔韧的丝帛。

丝帛是洛阳纸贵时期的高品质传播载体

从生产力发达的现代穿越回去,虽然要适应许多不同的习俗和文字,但抛开文字异体和语音相异的问题,文字传播载体的问题如何解决呢?根据现代考究,在甘肃天水放马滩出土的西汉绘有地图的纸,才是目前世界上发现最早的纸浆纸且不说当时的纸也是稀品了。

如果你作为腹有诗书、手有技术的人才,见到先秦时期的“老同行”们,想留存一些作品相互赠予怎么办?好不容易来这一趟,没有东西记录一下这段奇妙旅程,而抱憾离去,有什么纪念可以留下呢?

竹简虽然常见,但占地大、隐蔽性差、运输困难,丝帛则解决了这些问题。在丝帛上,可以记录文字,也可以作画,便于携带、赠送与保存,且隐秘性高,适合多种场景,甚至是机密环境下使用。

6.jpg

(战国楚墓里曾出土不少帛画,相比于记录文字,在这种柔软丝滑的材质上绘出栩栩如生的画,也非常考验执笔者的笔尖功夫)

桑蚕诗歌,不仅可交三两朋友,也可看当时民。

《诗经》作为先秦文学北方派的代表,出现篇数最多的植物就是桑树,蚕虽不多,但也被拿来借喻;南方文学代表《楚辞》中也提到桑树,可见古代南北地区桑树栽培十分普遍,不少文人将其升华,拿桑蚕喻情,直抒胸臆。

七月流火,九月授衣。春日载阳,有鸣仓庚。女执懿筐,遵彼微行,爰求柔桑。春日迟迟,采蘩祁祁。女心伤悲,殆及公子同归。

七月流火,八月萑苇。蚕月条桑,取彼斧斨,以伐远扬,猗彼女桑。七月鸣鵙,八月载绩。载玄载黄,我朱孔阳,为公子裳。

蚕桑不仅可以用来写景,还可以直接表情达意,通过描写桑蚕活动来表达女子的心思。同样的,桑蚕活动也可以升华,用来针砭时弊,例如《大雅·瞻卬》中的“妇无公事,休其蚕织。”则是指责当时周幽王宠妃褒姒祸乱朝政,导致幽王荒淫,耽搁国事。当时的写诗者认为,作为后宫嫔妃,褒姒应该负责分内的桑蚕之事,而不是魅惑君主,影响朝政。

先秦于我们,遥远而神秘,还带着一点未知的探索。如果有一天真的能够置身于当时的情境,要想成为人生赢家,把握住“丝”这条纽带,必不可少。

[!--pape.url--]
主办单位:四川省丝绸协会、四川省丝绸科学研究院、四川省丝绸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四川省蚕桑丝绸生产力促进中心
地址:成都市金仙桥路18号 联系电话:028-87667284 E-mail:scsilk@21cn.com
Copyright © 2011 四川丝绸网 版权所有 蜀ICP备12031489-1号 技术支持:华企资讯
微信公众号,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