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2
  • 3
丝绸文化
当前位置:首页 > 丝绸文化
绢的前世今生:从古绢说起
 
 

 

 

 

子曰:绘事后素。

素,就是绢,洁白的绢。

意思是:先有白色绢底,然后绘画。

比喻有良好的质地,才能进行锦上添花的加工。

说明材料对于绘事的重要性。

这可能是最早记载绘画的文字。

 

什么是绢?

绢是由蚕丝织成的丝织品。

拿史上最经典的宋代院绢来说,

织成宋代院绢的一股股丝线,

是先由4050根单丝平拉、合成为粗线;

然后,再由3040多根粗线,平拉、合成一股更粗的线;

不加捻;呈扁平状。

两股丝交错穿插,形成经纬排布,

最后才用它们编织成画卷。

 

《芥子园画传》在“绢素”一节中说:

宋有院绢,匀净厚密;有独梭绢细密如纸;

谢稚柳在《中国书画鉴定》一书中也说:

约至南宋出现了双丝绢,绢的普遍质量都得到提高;

 

在故宫博物院从事古书画研究长达50多年的王以坤先生,

在他的《古书画鉴定法》一书中,

比较详尽地描述了宋代院绢双丝绢的织法。

他说:

五代到南宋时期的绢,较前代有了发展,

从表面看来,除了单丝绢(独梭绢)外,

还出现了双丝绢的形式,

这种双丝绢的经线是每两根为一组,

每两组之间约有一根丝的空隙,纬线是单丝,

纬线与经线交织时,

每组经线的一根丝沉下去,另一根丝浮在上面。

 

双丝绢织法示意图

 

经过对出土宋画的观察、研究证实,

丝绢的织法确实如此。

需要补充的是:

一组经线与身旁的另一组经线间,留有一根经线的距离;

纬线横织四股之后,也留下一定的距离,

然后再织第二组,第三组……

如此反复,织成了宋绢。

 

出土的双丝织法的宋绢残品

 

而所谓“独梭绢”,

指的是,经线、纬线分别都是一股,

横竖交错进行编织的绢素。

 

单丝绢织法示意图

 

绢的制造工艺在宋代达到顶峰

所以记载绢的文献也较多,比如文同和苏轼。

 

由于他俩早年生活在四川,

四川当时也是产绢地区。

世人多知湖州绢,少知鹅溪绢,

鹅溪在四川盐亭县,嫘祖(黄帝元妃)故里,

北宋画竹圣手文同文与可出生在盐亭,

他与苏东坡兄弟俩在鹅溪有次雅集,世人少知。

时间在熙宁二年初夏,

文同写信邀请表弟苏轼苏辙兄弟来到鹅溪,

他们走进山上的桑园,与农妇一起采桑,喝茶聊天,

走出桑园又到织房参观织妇纺线织绢,

了解绢的制造细节,并反复咏叹。

文同留有两首诗《采桑》和《织妇怨》,

文同说到:拟将一段鹅溪绢,扫取寒梢万尺长。

苏轼当然也有诗句:为爱鹅溪白萤光,扫残鸡距紫毫茫。

不知道这次雅集为何选在鹅溪?

但伴有农桑纺织之趣,却与西园雅集有大不同。

文同出生在鹅溪绢故里,生命最后一程却上任湖州。

湖州亦是丝绸之都,绫绢故里,不知文与可知否?

鹅溪绢早有盛名,在《新唐书》中载:

“鹅溪绢为唐王宫之贡品,皇家画院广为采用”。

见文同、苏轼之赞,更可想鹅溪绢在北宋之盛几何,

明《一统志》:天下皆称鹅溪绢。

而今,见盐亭鹅溪多丝厂,但唯不见鹅溪绢,

鹅溪绢安在哉?

 

苏轼之后有米芾,

米芾不仅是书画家,亦是收藏家。

他在《画史》中谈到:

古画至唐初皆生绢,

至吴生、周昉、 韩干后,

皆以熟汤半熟,捶如银版,故作人物精采入笔。

今人收唐必以绢,辨见纹粗,便云不是唐,非也,

张僧繇、阎令画皆生绢,

南唐画皆粗绢,徐熙绢或如布。

 

这里需要注意的是,

生绢加工成熟绢的过程,

此为古法,

而今熟练,加胶矾处理,

恐已去此法远甚!

此古法失传矣。

 

而五代绢,

据汤垕《画鉴》、王思善《传神秘诀》记载,

皆谓粗厚如布。

按各种文化的演进过程而言,

在工艺品昌盛的唐代之后,

不应再有原始形态的绢素。

此种五代绢之记录,

恐多源自战乱不止之境况,

无御用品之织造,

故其织品略为简陋而已!

有所谓徐熙、黄筌画皆粗绢。

当然也令人生疑,比如南唐李煜,

能在朝堂之上架锅煮出澄心堂纸,

难道,造不出精美的绢素?

 

宋代用絹普遍,壁画上装以绢底,

细丝绢便于加工涂植物液及捶平,

使绢面平滑。

这也是宋画工整技法和絹的质地相互为因的结果。

但宋画中小幅絹较细。

大幅或揭自璧画者则仍粗丝。

宋绢此种不同者,

概因院画昌盛,

最大者为皇室的所用,

次为绘画作风日趋工整,

再次为文人的书法秀劲,适合用绢。

 

目前市面上流行真丝和绢丝两种材质绢,此为绢丝矾绢所绘幽古图局部

 

明代屠隆《画笺》记载:

唐纸则硬黄短簾,绢则丝粗而厚,

有捣熟者,有四尺阔者。

宋纸则鹄白澄心堂,绢则光细若纸,

揩摹如玉,间有阔五六尺者,

名独梭。

元绢有独梭者与宋相似。

有宓家机绢皆妙。

 

明代唐志契《绘事微言论鉴藏》言:

唐绢丝粗而厚,或有捣熟者,

有独梭绢四尺余者。

五代绢极粗如布。

宋有院绢,匀净厚密,

亦有独梭绢五尺余,细密如纸者。

元绢及内府绢俱与宋绢同。

元时有密机绢,雪松、子昭画多用此。

又嘉兴府宓家以绢得名,今此地尚有佳者。

董太史笔多用砑光白绫,未免有晋贤气。

 

两位明代人都提到宓家绢,

甚是好奇,为当时著名江南织造局?

又都说宋绢可达四五尺余,

相当于现在一米五六的样子,

可据现在能见到的宋绢真迹看,

这种说法并非一概而论。

 

发现溪山行旅的作者为范宽的宋画研究专家李霖灿,

有一惊人发现——宋绢的宽幅问题。

他写过一篇:

《苏东坡诗和崔白双喜图——论宋代阔绢狭绢问题》。

传统认为宋绢单幅宽幅为54公分,

这是由人的双肩间隔决定,

如果再宽投掷传梭就成了问题。

那么大画怎么办?可以双拼,也可以三拼,

范宽的溪山行旅,郭熙的早春,许道宁的雪溪渔父都是双拼,

宽幅可达到一米二、三的样子,

而像李唐的万壑松风图,范宽的雪景寒林图都是三拼,

宽幅达到一米五、六以上。

那么宽幅在一米以上的单幅绢有吗?

有,崔白的双喜图,宋人梅竹聚禽图,马麟静听松风图皆是。

不仅如此,

苏轼当年还看到一幅三丈宽巨幅大绢,

吓得他老人家大叫我靠不止,

这幅作品也是崔白的芦雁(风蒲)图,

有诗为证:

《赵令晏崔白大图幅径三丈》

扶桑大茧如瓮盎,天女织绡云汉上。

往来不遣凤衔梭,谁能鼓臂投三丈。

人间刀尺不敢裁,丹青付与濠梁崔。

风蒲半折寒雁起,竹间的皪横江梅。

画堂粉壁翻云幕,十里江天无处着。

好卧元龙百尺楼,笑看江水拍天流。

 

苏轼有可能夸张,但宽幅肯定小不了。

这不仅让人起疑,这么大的绢怎么做?

经查实,这种宽幅绢作品极少,

基本都是皇家御制,也就是定制喽,

看看崔白的身份就知道了,他是宋神宗的专职画家,

没有皇帝的指令,没人敢让他作画;

另外,南宋马麟也用宽幅绢,比如帝尧像,那也是奉命而作。

这么看来,只要皇帝有需求,

织个三丈宽的绢也是ok的。

所以,后来仅靠绢的宽幅来断定作品的年代也不靠谱了!

 

李霖灿所著《中国名画研究》

 

对于绢的前世今生,

清代沈宗骞可说是总结性发言。

《他在芥州学画编》说到:

前人作画多用绢,而绢亦粗细不一。

非恶粗而贵细也,工致宜细,写意宜粗。

且绢之生熟亦不一,非贵熟而恶生也,工致宜熟,写意宜生。

大约不论粗细,要以厚重者为尚。

今之妄论者,谓绢不如纸能经久,究之纸之寿,安能及绢哉。

夫绢之所以不久者,矾重故耳。

今人不解用矾道理,生绢上欲以胶矾糊没其缕眼,

不糊没,又不可以作画,故绢地不数年便碎裂无完,

于是咎绢之不能经久。

彼特不知唐宋名迹之存于今者,独非绢乎!

古丝今丝,不闻有异,而千余年尚存,其故何欤?

尝闻前人论云:轻粉入绢素,槌如银版。

古者多用蛤粉,今当以石灰代之。

石灰之性燥,而能历久不变色。

以大盆贮水,入灰搅匀,斗水不过合灰,

以绢单层入水,拖一过,起水不可绞(绞则绢终带绉纹),

挂干以熨斗贴平,叠方尺许,

木槌石底,令有力者槌,勿近四边。

既熟,轮折其未槌之处,槌之如前,

令通体皆熟,所谓色如银版者也。

然后上帧,先拭以胶水。

候干,再以矾水上之。

冬月胶清,夏月胶重,矾之轻重亦随之。

故盛暑时,不宜用胶矾于绢,以其重也。

生绢胶矾不得不重,而易裂。

熟绢胶矾得以轻,而不易裂。

则绢自应槌之令熟,而胶矾自应愈轻愈妙,但故轻亦不能用。

矾如数而胶不足,则墨痕水溢如暴纸;

胶如数而矾不足,则墨痕上覆之便脱。

胶不足者易以见,而量加之;

矾不足者难以辨,须点墨于绢,以水洗之。

不脱者可矣,否则亦量加之。

此亦候胶矾之法也。要知胶矾是伐绢之斧,特不得已而用耳。

盖绢性与纸异,无胶矾则不利于笔;

有胶而无矾,则不利于色。

能酌而用之,使不过分,其犹愈于今之纸也多多矣。

 

湖州双林镇石孔桥

 

 

沈公所论算切中肯綮,至于绢的加工,

以及加工后绢的保存问题,

确实是一大难题。

即使当代,

市面上也很难见到平整厚实的加工绢,

即好的矾绢。

所以画者多购生绢根据自己需求自行加工,

但理想者鲜见。

原因就是文化的断层和技艺的分工所致。

 

欲解决此种难题,需着手于古法的探寻,

以及画人参与到制绢之中,

打通断裂的脉络,

只有必先利其器,

唯此,才足以言善其事。

 

双林绫绢老厂遗迹

 

双林镇一绫绢厂的工作织机

 

双林镇一绫绢厂的织机厂房

 

双林镇一绫绢厂胶矾机

 

此为绢丝,相较真丝而言,俗称真丝下脚料,但其笔墨效果往往更佳

[!--pape.url--]
主办单位:四川省丝绸协会、四川省丝绸科学研究院、四川省丝绸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四川省蚕桑丝绸生产力促进中心
地址:成都市金仙桥路18号 联系电话:028-87667284 E-mail:scsilk@21cn.com
Copyright © 2011 四川丝绸网 版权所有 蜀ICP备12031489-1号 技术支持:华企资讯
微信公众号,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