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2
  • 3
丝绸文化
当前位置:首页 > 丝绸文化
海盐蚕农的“丝绸之路”

“吴越分歧处,青林接远村。水乡成一市,罗绮走中原。”明代诗人周灿的这首古诗,形象地描绘了江南农村家家种桑、户户养蚕,集镇上丝绸满街,商贩云集的热闹场面,鲜明地刻画出水乡绸市活跃的经商盛况,这也是江南农耕文化中的一道风景线。

 

 

1981年,浙江省海盐县富亭乡建新村的蚕农在去茧站出售蚕茧的路上。

 

 

1981年,海盐县六里乡丰桥村齐心组的蚕农正在采茧子。

 

 

20世纪80年代初,海盐县圩城茧站前的河埠头出售茧子的热闹场景。

 

 

1980年,海盐县官堂乡共联村胜利组的“蚕娘”们正在精心饲养春蚕。

    每年的五六月份,对浙江海盐的蚕农来说是一个丰收的季节。你看,浙江省海盐县富亭乡建新村的蚕农们正一前一后迈着整齐的步伐,喜悦的笑容挂在每个人的脸上,长长的扁担挑着满满两箩筐洁白似雪、个大如枣的蚕茧,走过农房,穿过晒谷场,兴冲冲地赶往茧站出售蚕茧。这张拍摄于20世纪80年代的照片,让人看后不禁会想起那个蚕业生产欣欣向荣的年代。

    江浙水乡,自古就以“丝绸”闻名于世。地处杭嘉湖平原的海盐县,蚕桑生产历史悠久,是浙江省重点蚕茧产区之一,最早有文字记载可以追溯到明朝末年,“桑拓遍野,无人不习蚕”。当时,海盐养蚕业在嘉兴七县中排名第三,可谓是家家户户栽桑养蚕。到了清光绪五年(1879)时,海盐的缫丝产量已经达到17.58万斤。

    周钧铭在海盐县农业经济局蚕桑站工作多年,对当地养蚕业发展情况非常熟悉,他说:“海盐最早养殖的是春蚕,春蚕不仅结的茧大,而且质量好。经过慢慢发展,后来也逐渐开始饲养中秋蚕、晚秋蚕、夏蚕、早秋蚕等,20世纪60年代的时候就形成了‘以叶定种、养足养好春蚕和中秋蚕,适当饲养夏蚕和早秋蚕,看叶养好晚秋蚕’的一年饲养5期蚕的布局。一般养蚕期在一个月左右。以春蚕为例,4月底发蚕种,到了5月头上蚕农们就要忙着养蚕了,这个阶段需要25天的生育期。到了5月底,蚕渐渐开始不吃桑叶等着‘上山’,吐丝作茧需要一周时间,接下去蚕农就需要抓紧时间采茧了。”每年的五六月份对蚕农们来说,虽然忙得不可开交,但他们的心里却充满着喜悦。

    旧时海盐有一句民谚:“蚕好用一年,稻好用一年。”可见,养蚕对于农户生产生活的重要性,蚕业生产是农村经济的主导产业和农民家庭经济收入的重要来源之一。到了20世纪80年代,海盐的农村开始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改变了六七十年代以集体生产为主的局面,农户有了自己的土地,生产积极性更高了。据《海盐县志(1986—2005)》记载:“1986年,全县专业桑园面积3284.7公顷,产茧3381吨,产值1048万元,占畜牧总产值的26.1%;1994年,海盐饲养蚕种为20年内最多,实发蚕种16.07万张,蚕业产值5214万元,占全县牧业总产值的36.7%;2001年产茧6148.5吨,茧产量创历史最高纪录,蚕业产值实现11068万元。”这些数字真实地记录着海盐“丝绸之路”不断发展和壮大的辉煌历程。

    1994年至2008年间,海盐的蚕业发展到了鼎盛时期,农民愿意养蚕,产量也有了很大提升。这些老照片,记录着海盐老百姓对美好生活的不懈追求,他们用自己的双手和汗水使自家走上了致富之路,这小小的蚕茧功不可没!近些年来,虽然蚕业在发展过程中遇到了诸多问题,但优质的丝绸品依然是海盐一张美丽的名片,蚕农们也依然在种桑养蚕的道路上信心满满地探索着,开拓着,前进着……

    文中所示照片档案为浙江省海盐县档案馆藏

    原载于《中国档案报》2017年6月23日 总第3083期 第三版

[!--pape.url--]
主办单位:四川省丝绸协会、四川省丝绸科学研究院、四川省丝绸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四川省蚕桑丝绸生产力促进中心
地址:成都市金仙桥路18号 联系电话:028-87667284 E-mail:scsilk@21cn.com
Copyright © 2011 四川丝绸网 版权所有 蜀ICP备12031489-1号 技术支持:华企资讯
微信公众号,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