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2
  • 3
丝绸文化
当前位置:首页 > 丝绸文化
苏州工商档案管理中心赴京拜访丝绸界元老


 
        2014年3月10日至13日,苏州市工商档案管理中心征集人员在副主任方玉群的带领下专程赴北京拜访了中国丝绸协会的领导和3位丝绸界元老,就筹建中国丝绸档案馆的相关事宜向领导和前辈问计问策,并征集到多件珍贵的丝绸实物档案。

       此次北京之行得到了中国丝绸协会领导的大力支持,会长杨永元、副会长兼秘书长钱有清等热情接待并帮助我们联系了多位国内丝绸行业的元老,使我们有机会拜访了王庄穆、孙和清、李世娟等几位久仰盛名的老前辈。三月的北京虽然春寒料峭,可我们却丝毫未感觉到寒冷,一直感受着浓浓的春意,而满满的收获更让我们激动不已。

       在中国丝绸协会刘文全主任的陪同下,我们拜访的第一位老人是在中国丝绸界被尊为泰山北斗的王庄穆老先生。王老现已93岁高龄,一生从事丝绸事业,为中国丝绸事业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有关丝绸的著作也是数不胜数,其中比较重要的有《丝绸笔记》及其续本、《新中国丝绸大事记》、《奉献在丝绸》等。由于身体原因,王老现在已长期卧床,女儿王正女士一直在家照顾他的起居生活。在王老的床头,摆满了各类书籍报刊,可见他平日里仍然不断阅读。王老的精神依然很好,对于我们的到来十分高兴。作为中国丝绸博物馆的创建人之一,当听说又有一家中字头的丝绸档案馆即将成立,王老十分欣喜,在听取汇报过程中不时点头称赞,鼓励我们要好好做!王老还向我们介绍了他的部分著作,并允诺会把他的著作和一些个人资料进行整理后全部捐赠给我们。

       随后,我们来到了原中国丝绸公司副总工程师、原纺织工业部中国丝绸实业公司副总经理孙和清老人的家。孙老是全国知名的丝绸行业技术专家,在中国纺织工业部、中国丝绸公司等单位长期从事科学研究和技术管理等工作,主持制订了我国丝绸工业的挖潜、革新、改造规划,负责制订了我国“六五”、“七五”丝绸发展规划并起草了“八五”丝绸发展规划,还参与筹建了中国丝绸公司,为组建我国产供销一体化的丝绸生产流通体系作出了卓越的贡献。孙老已经91岁高龄,和女儿一起生活。听说我们正在筹建中国丝绸档案馆,孙老也是十分的高兴,并拿出了他当年参与筹建中国丝绸协会的合影照片和我们一起欣赏。听着他的讲述,我们仿佛也随其一起回到了往日那令人激动的时光。由于孙老的身体状况也不是太好,我们没敢过多的打扰他,拿着他送给我们的一本承载他往日记忆的相册离去。

       我们在北京拜访的最后一位老人是原中国丝绸工业总公司总经理李世娟女士。李老长期从事丝绸工业的生产技术管理工作,曾在国家经委轻工局、中国丝绸公司、纺织部丝绸管理局等部门长期担任领导职务,早在70年代就组织领导有关部门解决了中国茧丝积压的问题,为国家丝绸业的发展打下了基础,在丝绸公司工作期间组织编制和落实丝绸行业的“七五”、“八五”技改、科技规划和年度计划,为中国丝绸行业调整产品结构、增加出口创汇、协调稳定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李老今年78岁,在元老中属于较为“年轻”的一位,虽已年近八十,可思路依然十分清晰,口齿表达非常流畅,我们在她家交谈的时间也最长。李老向我们讲述了她工作以来经历过的中国纺织工业的四次大发展,分别是1973年国家解决蚕茧大量积压、1975年解决生丝大量积压、1978年国家大力发展轻纺工业和1985年大力发展化纤工业,这四次发展奠定了中国丝绸行业大发展的基础,也造就了八、九十年代中国丝绸的辉煌。从李老的言谈中,我们感觉得到她对中国丝绸行业的了解,也体会得到她对丝绸事业的热爱。最后,李老还拿出了两本她珍藏多年的资料––美国《全国地理》杂志1984年1月号专稿《丝绸––纺织品皇后》和《1997年国家茧丝绸行业的现状及展望》报告书,并向我们讲述了这些资料被珍藏的原因和背后的故事,然后慷慨地把这两本饱含着回忆的资料捐赠给了我们。对此,我们感激万分。

       三位老人留下了三段回忆,更是给我们留下了三段历史,从中我们可以看到中国丝绸业以往那波澜壮阔的发展场景,也可以感受到他们对中国丝绸事业的无限热爱。虽然他们现在年事已高,可是从他们听到我们正在筹建中国丝绸档案馆时露出的笑容中,我们就知道他们一直没有放下丝绸,心中依然有着浓浓的丝绸情结。而我们也知道,这样的老人不仅仅北京有,上海也有,苏州也有,全国各地都还有很多很多,正是他们这一代人用他们宝贵的知识和勤劳的双手,塑造了中国丝绸的辉煌。我们一定要在这个基础上继续努力,不断前行,与现在仍在为传承振兴中国丝绸的人们一起,去满足他们未了的心愿,让中国丝绸重现荣光。

       北京之行的最后一站,我们来到了中国丝绸协会,向协会会长杨永元、中国丝绸工业总公司副总经理、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钱有清汇报筹建情况,并对下一步的重点工作进行交流。杨会长和钱副会长对我们的工作非常支持,不仅向我们指出了工作的重点和方向,而且提出了具体的方式和方法。

       杨会长指出,中国丝绸档案馆的筹建工作应该把重点放在各省市丝绸行业的文字资料方面。由于现在社会生产科技大发展,各地丝绸企业生产出来的丝绸产品层出不穷,丝绸品种也是千变万化,把重心局限在丝绸样本的征集上意义并不是很大,反而是各地的丝绸行业的历史和资料以及重点丝绸企业的发展资料对以后更加具有借鉴意义,而且作为一个档案馆,历史的东西也更能突出重点所在。对此,杨会长给出了具体的工作建议,他建议我们应该积极向国家茧丝办和国家档案局申请专项资金,然后自己立项,鼓励各省市丝绸协会申报项目,自行组织力量对本省、本市的丝绸行业历史和企业资料进行汇总、梳理,这样就可以对国内重点丝绸产地和重点丝绸企业的情况有比较全面的掌握,进而能形成一个中国丝绸行业的资料大全,如此一来,就是做了一件了不起的,也是很有意义的大事,对于后人来说也是做了一件功德无量的工作。

       钱副会长提出,中国丝绸协会今后会在各种场合通过多种方式帮助我们进行宣传,让更多关心丝绸的人了解苏州市工商档案管理中心,知道苏州正在为筹建中国丝绸档案馆做工作,也号召更多的人来为筹建工作增砖添瓦。同时,中国丝绸协会也会帮助我们组织和联系各地的丝绸专家,共同献计献策,争取中国丝绸档案馆早日建成。

       会谈的最后,我们还获得了意外的惊喜。杨永元会长向我们捐赠了他珍藏多年的丝绸珍品——“《人民日报》共和国开国大典”丝绸珍藏版、“《中国企业报》神舟九号成功发射”丝绸纪念版和“中国地图”真丝彩印版。这三件物品都是已经绝版的丝绸珍品,具有很高的收藏价值,并允诺以后还会把自己收藏的丝绸资料也送给我们。钱秘书长也表示回去后会好好整理,把自己的珍藏也捐赠给我们。

       北京之行是短暂的,时间只有短短的三天,可是我们的收获是巨大的。我们不仅获得了丝绸行业领导的工作指导和建议,也有缘拜访了几位中国丝绸界的元老和专家,我们不仅感受到了他们对丝绸事业的热爱,更激起了自己做好工作,把自己奉献给丝绸事业的热情。

zhy来源中国茧丝绸网,苏州市工商档案管理中心(中国丝绸档案馆)供稿)

[!--pape.url--]
主办单位:四川省丝绸协会、四川省丝绸科学研究院、四川省丝绸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四川省蚕桑丝绸生产力促进中心
地址:成都市金仙桥路18号 联系电话:028-87667284 E-mail:scsilk@21cn.com
Copyright © 2011 四川丝绸网 版权所有 蜀ICP备12031489-1号 技术支持:华企资讯
微信公众号,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