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2
  • 3
丝绸文化
当前位置:首页 > 丝绸文化
苏绣版“天下第一福”面世,娇古苏绣将“福”洒天下


 

 “没想到‘天下第一福’绣品的第一位客户居然来自瑞士!”面对同行们的恭贺,娇古苏绣总经理张奇伟难捺激动。

 对于张奇伟的惊喜,长期关注和研究苏绣发展的艺术品收藏家刘婷教授表示:“‘天下第一福’来历非凡,艺术价值更是无法估量,有两千多年历史的苏绣更被誉为中国的‘国际名片’,两者的结合是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最完美地展现和诠释,受到国际友人的追捧并不意外!”

 据了解,“天下第一福”可谓大有来头,源于清代康熙皇帝的御笔书法。史料记载,康熙十二年(公元1673年),孝庄太后体衰病弱,康熙为祖母祈福,在乾清宫举行了极为隆重的御笔挥毫大典,书写福字敬献祖母,孝庄太后就此身体日渐好转,并得长寿,于是康熙认为这个字很有灵气,令人刻于一石条之上,置于宫中奉为大清国宝。孝庄太后临终前亲命将其刻在石碑上,不料传至乾隆时期,这块“福”字碑却神秘地失踪了!1962年,政府重修恭王府,考古人员意外地在萃锦园的秘云洞内发现了失踪的康熙福”字碑,周恩来总理得知后欣然将其命名为“天下第一福”。

 据书法界人士介绍,“天下第一福”创造了许多空前的历史记录。首先由于“福”、“寿”二字字形差异太大,因此自古以来从未有哪个书法家把“福”、“寿”合为一字书写的,其由此成为现存历代墨宝中惟一的将“福”、“寿”写在同一个字里的“福”字,堪称“福中有寿,福寿双全”之“福”。其次,这一“福”字中暗含“多子、多才(财)、多田、多寿、多福”数个汉字,是古往今来、独一无二的“五福”合一之“福”。第三,此“福”的书写不同于民间常用的饱满方正,其字形窄而狭长,为瘦,音谐“寿”,世称“长瘦福”,即长寿之福。康熙皇帝书写之后,无数达官贵人私下临摹仿写置于厅堂之上,希望自己能够尽享五福。

 张奇伟告诉记者,很早以前,他就有了用苏绣技艺来表现“天下第一福”的想法,但因为“仿版”绣制工艺异常复杂,一直到现在才付诸实施。“天下第一福”是珍贵的民族文化瑰宝,而苏绣更是中国传统艺术的“活化石”,两者结合,可谓是珠联璧合,完美展现了中华民族文化艺术的博大精深、历史的源远流长。

 据张奇伟介绍,他原本打算在今年年底举办的全国性苏绣博览会上推出该系列绣品,以双面绣为主,设计了十余种屏风款式。没料到“天机”被提前泄露,并意外地接到来自瑞士的订单。虽然张奇伟对买家身份守口如瓶,但据有关人士透漏,这位瑞士的买家现年五十余岁,是一家低调银行世家的掌门人。

 “制作‘天下第一福’绣品可以说是整个刺绣界的共同心愿,谁有这个实力做,谁打算做,业内大家都很清楚。加上张总的娇古苏绣本来就是行业风向标,所以这消息想藏也藏不住!”西安苏绣经销商张蕊女士表示。

 虽然“天下第一福”绣品的第一份订单来自国外,但在国内的订购情况也相当热烈。据娇古苏绣业务部门统计,仅7月份,娇古苏绣就先后接到咨询电话近千个,均表示出强烈的购买意向。“‘天下第一福’绣品制作工艺复杂,对绣娘水平要求非常高,短期内不可能大量生产,所以国内很多客户要支付定金,我们都拒绝了!”业务人员介绍。

 “苏绣的精湛技艺使它从单纯的装饰品慢慢演变为彰显个人生活品味、文化修养和身份地位的名片以及亲朋好友之间馈赠的首选。这正是‘天下第一福’未销先热的主要原因。”苏敏教授表示。

 专家分析,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越来越注重完善精神文化生活的质量。苏绣位居四大名绣之首,是历史和文化艺术的结晶,娇古苏绣作为苏绣品牌中的一支,一直处于领先地位。一针一绣艺,精致细腻的针线穿梭着,或秀美、或淡然,如江南水乡里袅袅挪步的少女、朦胧的烟雨、淡淡的晨雾,精美的让人无可挑剔、别有韵味。两千多年的历史积淀,让静美的苏绣更添历史的厚重,收藏一幅苏绣名品,想必也是很多传统爱好者梦寐以求的事情吧。

[!--pape.url--]
主办单位:四川省丝绸协会、四川省丝绸科学研究院、四川省丝绸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四川省蚕桑丝绸生产力促进中心
地址:成都市金仙桥路18号 联系电话:028-87667284 E-mail:scsilk@21cn.com
Copyright © 2011 四川丝绸网 版权所有 蜀ICP备12031489-1号 技术支持:华企资讯
微信公众号,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