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2
  • 3
企业展台
通知公告
丝绸文化
人物访谈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展台 > 人物访谈
侯凡春:丝绸行情低迷的反思

 自2018年1月,生丝价格冲上52.47的历史最高点位之后便一路下滑,至今时间已过去近一年半,跌幅已接近四成。

 好三年,坏三年,平平安安又三年,这是之前人们对丝绸市场的规律性总结。但自广西桑蚕份额扩大之后,这一情形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即便在2008和2011年两次大的市场波动中,丝绸市场仍能迅速地得以恢复,但为什么这一次却出现了例外?这不得不引起我们的反思!

 长得越高,跌得越深,这是所有商品都逃不脱的价格规律。

 此次大起大落的原因,以及行业能从中获得点什么启迪,这是大家所关心的。

 一、价格上涨的合理因素

 1、内需拉起是第一因。丝绸内需经历了近十年的能量积蓄,到2017年终于得以爆发,国内许多大的服装品牌它们都开始染指丝绸服装,这在以前是绝无仅有的。现不管这些服装厂是根据订单生产,还是自做计划生产,只要他们开始接触丝绸面料就是一个好的开端。

 2、出口跟进是第二因。在内需的带动下,出口市场也在开始跟进,两大市场合力助推,一片繁荣景象开始在丝绸行业显现。

 3、受纺织品大市场推动是第三因。一直以来,丝绸发展大大落后于其他纺织品的发展,其根本原因是化纤和棉纺行业在原料成本降低方面远远超过了丝绸。所以,这一次的丝绸繁荣无不与整个纺织品大市场有关。

 二、价格上涨的不合理因素

 1、加工能力过剩导致了过度的市场反应。无论是原料短缺还是过剩,只要在加工能力过剩的情况下都会放大信号。从供应角度看,2017年蚕茧与生丝供应量基本保持稳定。显然是需求端的因素导致了短期的求大于供。只是在加工能力过剩的情况下人们放大了求大于供的信号。

 2、供应端议价能力提高带来的影响。随着桑蚕越来越往广西集中,它也带动缫丝产能集中度发生着改变。以前一个缫丝厂有十组设备已是不得了的事,可现在达百组也不是什么稀罕之事。

 产能集中度提高带来的结果是缫丝厂议价能力的提高。今天绸厂发现,他们与缫丝厂议价时已显得越来越被动,这是一种不对等的议价关系。但是,通过这次调整,供应与需求在议价环节又将重新回到平衡状态。因为之前的供应端的强势,完全是得益于非广西缫丝厂的存在。随着这些企业的倒闭,这样的好日子广西缫丝厂不会再有。

 3、不按市场规律保护蚕农会适得其反。当市场萧条时,缫丝厂往往会形成联盟以抵制价格的下跌,其目的是要保护蚕农利益。但是,这样的保护可能会适得其反,因为它违背了市场规律。广西白糖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至今白糖行业的萧条无不与价格保护有着很大的关系。丝绸行业应该从中吸取教训。

 4、信息落后降低了市场的调节效率。当今的丝绸信息远远不如计划经济时代,这是最大的问题。比如:这一次的大起大落,完全是行业掌握不到内销市场信息所致。价格是由人来决定的,人是依据信息来决断的,没有健全信息,人更多的只能凭主观意志来决断。这就会出现偏差,甚至很大的偏差。

 5、缺乏远期合约行业只能被动接受风险。成熟的实体经济一定是以远期合约为主的经济。远期合约就是远期订单,它是一种提前定价的销售形式。即期合约在风险来临之际只能被动接受。如何推进行业从即期过度到远期?这是行业上下都应该认真考虑的。

 6、行业缺乏现货基准价格。现货基准价格只能在集中交易方式下才能形成。目前实行集中交易的两大市场的作用还未很好地发挥出来,其与基础市场条件、行业认知度和国家政策等相关。如果没有中远期市场提供支持,实体经济很难有一个好的发展环境,因为只有期货市场或中远期市场才能提供风险对冲条件。

 7、丝绸企业缺乏整体观。无论是供应环节,还是需求环节,我们的企业更多地只强调本环节的利益。这是一种非常短视的行为。丝绸行业好比一个生态系统,系统中的任何一份子他们的命运是息息相关的。可见,建立全局观既是一种利他行为,更是一种利己行为。

 我们发现,二十一世纪在经济领域发生的最大变化莫过于竞争格局的变化。以前那种只顾自己利益的方式已经退出历史舞台。而无我、利他、因缘因果、缘起性空等佛法理论,正在自觉和不自觉地被互联网平台型公司所采纳。苹果、亚马逊、阿里巴巴和腾讯等平台型公司的成功无不说明了这个道理。所以,丝绸行业何不效仿呢?

 本次终端需求的崛起本是一次千载难逢的好机会,但遗憾的是,它却被行业自己给葬送了。是无明和贪婪,是丝绸市场不成熟,是市场机制不完善等等,是这些因素导致了不利的结局。丝绸要想步入现代化的发展轨道,的确还有很多事需要做。

[!--pape.url--]
主办单位:四川省丝绸协会、四川省丝绸科学研究院、四川省丝绸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四川省蚕桑丝绸生产力促进中心
地址:成都市金仙桥路18号 联系电话:028-87667284 E-mail:scsilk@21cn.com
Copyright © 2011 四川丝绸网 版权所有 蜀ICP备12031489号 技术支持:华企资讯
微信公众号,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