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2
  • 3
企业展台
通知公告
丝绸文化
人物访谈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展台 > 人物访谈
王亚蓉:用“工匠精神”让丝绸工艺薪火相传


作者:陈明怡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2016年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要“鼓励企业开展个性化定制、柔性化生产,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工匠精神”一时成为热搜词。如何让“工匠精神”在苏州档案事业中发扬光大?这是值得档案人认真思考的问题。

    推开苏州中国丝绸档案馆的库房大门,摇起高高的密集架,一盒盒档案整齐地摆在眼前,其中就有刚刚正式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记忆名录》的“近现代苏州丝绸档案”。这些档案背后,是一批默默耕耘的工匠们,他们身上的“工匠精神”在流淌的岁月里熠熠生辉,成为我们学习和前进的榜样。

“工匠精神”唤醒古老文物

    王亚蓉,1973年起师从沈从文,潜心研究服饰文化,任中国文物纺织品专业委员会会长、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高级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特聘研究员,是国内著名纺织品鉴定和修复专家、中国丝绸档案馆专家库专家等。

    “文物修复工作是在和古人对话,非常有成就感,但从事这份工作需要守得住清贫、耐得住寂寞。”这是王亚蓉对所从事的45年丝绸修复职业的感悟,从中也可隐隐窥见沈从文先生的淡然处世态度对其的熏陶。

    为何说“耐得住寂寞”?因为复织一件古丝绸,不仅要耗费人力、财力和物力,还要经过数据核对、材料准备、实验等多道复杂工序。尤其是在技术限制下,刚出墓的丝绸制品一旦离开稳定的环境,瞬间便会化为乌有。为了最大限度地保护这些出土文物,王亚蓉总是用自己的双手一遍又一遍地清洗文物。如今,这位古稀老人十指关节处无一例外地鼓起,就是那些年考古修复时留下的“印迹”。

    王亚蓉一直高度关注苏州中国丝绸档案馆的建设,多次不顾年老体弱来指导工作。2014年,王亚蓉专程到苏州,就丝绸的保护和修复工作进行专题讲座。她从中华五千年传统文化的高度,讲述传承和发展丝绸文化的意义;从专业角度讲解传统丝绸的抢救、保护和修复知识;建议对还健在的一些丝绸老艺人,通过口述档案的形式将织造技艺资料适时留存,抓紧对丝绸历史史料的抢救。2016年,中国丝绸档案馆征集的一大批丝绸档案史料急需鉴定,王亚蓉又一次来到苏州,亲自担任鉴定评估专家组组长,对征集到的丝绸档案进行逐一鉴定评估,对每件档案的形成年代、真伪和征集价值提出宝贵的意见,给苏州中国丝绸档案馆留下了珍贵的修复鉴定资料。

“工匠精神”再现宋锦魅力

    “家明织造坊”设在苏州工业园区斜塘街道的一个小型工业区内,是一家没有招牌的企业。500平方米的厂房被分成3间,其中2间密密地摆放着16台手工铁木织机。这里是周家明在1992年亲手创办的,也是苏州目前为数不多且创办最早的手工织制宋锦、四经绞罗等传统丝绸产品的织造坊。现在,周家明已是四经绞罗的省级非遗传承人,是国内为数不多的古丝绸织造工匠之一。

    四经绞罗是罗中结构较为独特的一种,有组织稳定,轻、薄、透等特点,其织造技艺独特,有别于常规的丝绸织造技艺。由于只能手工操作,即使是1个熟练的工人织完1匹罗也要花费6个月。

    2015年,中国丝绸档案馆从民间收藏家手中征集到一块明代“米黄色地万字双鸾团龙纹宋锦”的残片。虽然已经残破不堪,但使人欣慰的是残片上由真金制成的金丝线仍闪闪发光。在中国丝绸档案馆正式启动仿制“米黄色地万字双鸾团龙纹宋锦”项目之后,周家明用了5个多月反复试验,经过织物结构分析、意匠图绘制、生产工艺编制、专家分析认证、设备改造、原料定制和配色及上机试织、调试等多个阶段,最终形成完整、成熟的织造工艺,成功仿制出第一件运用传统工艺手工织造的宋锦品种。其中引人注目的是几条形态相同但颜色各异的蟠龙,5条龙为一组,在同一块织锦上通过不同的配色显现出不同颜色,彰显出技艺的精深高湛。

    经专家鉴定认为,“米黄色地万字双鸾团龙纹宋锦”的成功仿制再现了古代宋锦的魅力。“为了这个传统技艺,我还要继续研究下去。”周家明表示愿用一生与古人隔空对话。

“工匠精神”重振丝绸辉煌

    李德喜是“苏州传统丝绸样本档案传承与恢复基地”成员之一的苏州织圣丝织丝绸有限公司董事长。在丝绸行业里,他被亲切地称为“老大”,不仅因为年纪大、资历深,更重要的是他对丝绸的执着和钻研无人能及。从挡车工到技术副厂长,李德喜用了20年在各个重点岗位上历练了一遍。他这样说:“从踏入丝绸技艺的大门起,自己就深深爱上了这一行。”

    2014年,北京故宫博物院研究员苑洪琪在苏州工作时,偶见李德喜的作品,如获至宝,委托他仿制寿康宫珍贵文物——月白色绸牡丹纹大棉被等14件(套)。这批文物复制流程繁琐,种类涉及绫、罗、绸、锻、锦等多个丝织门类,制作工艺十分复杂,仅一件幔帐就由罗、麻、印花罗、锻、罗加刺绣、纱等不同的丝织物制成。每个朝代丝织物都有自己的特色。以罗为例,就分乾隆芝麻地纱罗、同治绿色纱罗和嘉庆水绿牡丹纱罗。李德喜废寝忘食,翻阅大量资料,最终确定了“乾隆芝麻地纱罗”的复制方案。从接到委托到研制再到投入生产,仅用6个月就仿制成功。故宫博物院专家们看后也为之赞叹:“这批丝绸文物集中体现了中国丝绸工艺的精华,李德喜仿制成功,代表了国内传统丝绸的最高水准。”

    “把心沉下去,把一件事做到极致总有收获。”李德喜说,“我理解的工匠精神是一种钻研精神,尽心尽力把自己的工作做好,做到自己力所能及的极致”。李德喜很倔,认准的事情不会回头,但并不是墨守成规,熟悉他的人都知道他做事喜欢挑战。60多岁,本是享清福的年纪,但是李德喜依然坚守在传承丝绸技艺的路上,“尽自己所能,为丝绸做点小事”是李德喜一直挂在嘴上的一句话。他希望,通过“苏州传统丝绸样本档案传承与恢复基地”这个新平台,集合中国为数不多的丝绸工匠,开展对古代丝绸织品的复制实验,为传承丝绸技艺出谋划策,为重振丝绸辉煌竭尽全力。

    王亚蓉、周家明、李德喜仅仅是发扬传统丝绸工业道路上默默奉献的少数工匠代表。他们坚持“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的信条,不断鞭策激励自己,诠释了简单、诚实、持守的人生历程,闪烁着巨大的精神感召力和行动示范力。他们对传统技艺的敬畏之心和追寻科学的严谨态度,也是我们需要学习、光大和弘扬的“工匠精神”的精髓。

    档案人学习“工匠精神”,最重要的是要敬畏自己所从事的档案工作,脚踏实地,做好本职,老老实实、恭恭敬敬地从最基本学起做起。档案人光大“工匠精神”,最主要的是甘于寂寞、乐于奉献。工匠们虽然默默无闻,但他们却用自己的辛勤付出,用青春、汗水、鲜血甚至生命,成为支撑起一个单位、一个行业、一座城市乃至全民族的精神脊梁!

[!--pape.url--]
主办单位:四川省丝绸协会、四川省丝绸科学研究院、四川省丝绸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四川省蚕桑丝绸生产力促进中心
地址:成都市金仙桥路18号 联系电话:028-87667284 E-mail:scsilk@21cn.com
Copyright © 2011 四川丝绸网 版权所有 蜀ICP备12031489-1号 技术支持:华企资讯
微信公众号,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