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2
  • 3
企业展台
通知公告
丝绸文化
人物访谈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展台 > 人物访谈
古丝绸修复专家王亚蓉荣获2016中华文化人物

1.jpg

古丝绸修复专家王亚蓉女士登台

1月11日晚,深圳华侨城星光熠熠,“2016中华文化人物”颁授典礼在这里璀璨揭幕。秦怡、刘诗昆等11位来自不同文化艺术领域并作出卓越成就、拥有“匠人精神”的人物荣获本年度“中华文化人物”称号。古丝绸修复专家,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特聘研究员、高级工程师王亚蓉也摘得殊荣。

古代的绫罗绸缎,谁人能够复织?古丝绸修复专家王亚蓉就能“妙手回春”。在近期播出的新闻专题片《大国工匠》中,她穿着白大褂工作服,将沉睡了2000多年的东周丝织品从泥沙中分离、提取出来,然后神奇地复织消失已久的古丝绸纹路。

她参与过的丝绸复织项目,从东周到清代,时间跨度长达2000多年。无论是湖北江陵马山一号墓、长沙马王堆西汉古墓,还是陕西扶风法门寺唐代地宫、江西靖安东周墓葬,抑或是最近轰动一时的江西南昌西汉海昏侯墓,但凡重大考古发现,总能看到她在发掘现场清理丝绸的身影。

2.jpg

播放短片

如果仅凭这些丝绸复织成果,或者看她在片中专注修复的镜头,你大概不会猜到,眼前这位精神矍铄的老人已年逾古稀,而且心脏里安有6个支架。不过这并不影响她热爱丝绸修复的初心,一旦面对穿越历史而来的丝绸,她就会变得精神抖擞,用眼科手术使用的镊子,让已经隐藏了2000多年的沙粒无处遁行。

2016年10月27日,“中国文物学会纺织文物专业委员会第二届学术研讨会”在蜀锦所在地成都召开,全国近百位纺织专家参会,来自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首都博物馆等单位的10余位学员拜师王亚蓉,希望传承纺织文物的保护与修复技术。

她是修复专家

坦言古丝绸“最娇气”

现场,王亚蓉一行带来的两个匣子,引起了纺织专家极大的兴趣。精美的匣子里,分别装着东周双色纹经锦和紫红地多经绞罗料,流光溢彩。

这两种纺织品都是复织件,前者取材自靖安东周墓葬,后者则是法门寺的风格,其中后者还被用来制作成案裙、拜垫、袈裟等小样,这些高颜值的纺织品曾在央视上露脸。

3.jpg

法门寺复制成果

不同于电视镜头里的一袭白大褂,王亚蓉当天身着红底黑纹旗袍,头发挽在脑后,显得端庄娴静。刚一落座,她便直言不讳:“文物修复过程中,最娇气、最不好处理的就是丝织品。这些丝绸使用的材料是有机物,非常容易腐蚀,因为从墓中出土的丝绸,大多穿在墓主身上,伴随着尸体的水化而被腐蚀。”因此,丝绸很难保存,平均一千个古墓发掘不到一件丝织品。

尽管如此,这个高难度的工作在她看来最有成就感,让她得以有机会见到古丝绸出土时的“芳容”。哪怕只发掘到一块指甲盖大小的残片,研究也会同期开展:是什么材料,用了什么工艺,在原件中处于什么位置,有什么功能?这一长串的问题即从她的脑海里挨个蹦出,她在现场做出基本的判断,之后立即根据现场状况研究提取方案。

5.jpg

几何纹锦复织

丝绸制品刚出土的瞬间,离开了古墓稳定的小环境,很容易“见光死”,瞬间化为乌有。王亚蓉就曾遇到过如此惊险的经历。长沙马王堆一件棺罩是有机织物,刚出土的时候是碧绿色,不一会儿就变得枯黄,像一片树叶瞬间跨越了夏秋两季,稍微一动就化得粉碎。囿于当时技术的局限性,她心疼不已。

考古是一门实证科学,每件文物标本都可能串起一段历史。例如靖安东周墓葬出土了一件破损不堪的衣服,左襟压右襟,为古人右衽穿衣的习惯提供了佐证。在考古现场,她带领的团队会用文字记录文物出土的原貌,并尽力去保留。如果实在不行,也一定要留存图片、影像资料。

她是大国工匠

从事纺织修复已有44年

王亚蓉是织绣领域研究第一人,她的绝活之一,是能从“古丝绸泥糊”中提取文物。《大国工匠》短片中,就记录了她严谨的工作状态:她从冰箱里取出冷藏了9年的一块东周“古典泥糊”,手握羊毫毛笔,如轻风般拂过“泥坨”表面,一点点扫落粘脱泥土,露出古丝绸的色彩和纹路。这道工序的难度在于力度拿捏,重了容易伤害文物,轻了容易藏污纳垢,如何恰到好处使力,全凭经验使然。

1973年,王亚蓉开始从事纺织修复,至今已有44个年头。当记者询问提取、复原丝织品会用到什么高科技时,她淡然一笑:“恰恰最少使用高科技,全凭一双手。”高科技的器械或者化工用品,容易对文物本体造成不可逆的损伤,而她不仅要提取出文物,更关注文物长久保存的问题。早在1970年代,她的同行就在用丝网修补羊皮卷,利用蛋白质本身的粘性和韧性来保护文物。

6.jpg

与学生讨论北京白塔寺装葬乾隆时期密封侧的修复

采访中,这位古稀老人伸出饱经风霜的手,十指关节处无一例外地鼓起,近乎透明的皮肤下露出有些变形的骨头。这是2007年在靖安大墓考古时留下的“勋章”。每逢阴天下雨,十指关节疼痛难忍,大拇指已完全无法弯曲。

这么多年考古,靖安东周墓葬品提取最为艰难。墓中罕见的古代织物,已与温软的泥沙混为一体,一触即碎,入水便溶。丝织品取出必须马上保湿,尽管当时寒风刺骨,年逾花甲的王亚蓉还是打来地下水,亲自动手清洗文物。清洗的过程不能用刷子,只能用手。她的团队大约换了几十次水,每次换水前要在水里反复拍打上百次,所幸织物在现场得到及时加护。

织锦从泥土中艰难剥离出来后,清洗、染色、刺绣、织造等更难的复织工序还在后头。考证织锦出土的地域、年代,查阅当时的纺织方法,才能设计出修复方案。问及复织一件紫红罗地蹙金绣拜垫要多长时间,王亚蓉意味深长地说:“法门寺考古发掘可是在1987年哦。”背后的艰难,不言而喻。

她是沈从文学生

曾陪先生走完最后旅程

提起著名作家沈从文,几乎家喻户晓,但鲜有人知道,他还是历史文物研究者,著有《中国古代服饰研究》,是中国服饰文化研究的奠基人。他这本历时十八载磨难终成正果的学术专著,考证了自殷商至清代三四千年间各个朝代的服饰文化,收录图画700余幅,共有25万字。当年,王亚蓉不仅是沈从文的学生,还是他的助手,也参加了这本书的编撰,书中大量古代服饰插图,正是出自她的手笔。

8.jpg

王亚蓉(右)与沈从文先生(中)合影

王亚蓉从1973年开始拜师沈从文研究服饰文化,并在先生的介绍下认识王㐨(注:音xu),两人收集服饰文献资料和考古实物的一手材料,协助先生进行文化史学专题研究。助手罗茜尹透露,沈从文先生1988年病逝时,王亚蓉守在他床前,陪伴他走完了人生的最后一程。

“文物修复工作是在和古人对话,非常有成就感,但从事这份工作就得不慕虚名,耐得住寂寞。”这是王亚蓉对自己从事了44年修复职业的感悟,处世淡然的沈从文先生对其影响可见一斑。为何说“耐得住寂寞”?因为要想复织一件古丝绸,不仅需要耗费巨大的财力、人力,还要经过数据考察、物料准备、工艺实验等多道繁琐工序,稍有差池就会前功尽弃。

9.jpg

讲解辽代叶茂台出土刻金龙被

以东周墓丝织品为例,将丝绸放在200倍的显微镜下,经纬线清晰可见——每厘米排列240根经线,每根线直径仅0.1毫米。但这些经线如何盘根错节地交织在一起,形成绚丽多彩的纹路?就必须在成百上千次实验中找到答案。

尽管一生都在研究、复原古丝绸,但王亚蓉舍不得用复织的丝绸为自己做件衣裳。她平时大多泡在研究所,穿得最多的衣服就是白大褂。

10.jpg

明代服饰修复

《大国工匠》播出后,她的工作生活几乎没有任何改变,没有像故宫文物修复师那样成为“网红”,仍然在家和研究所这两点一线中穿梭,早出晚归。

“从东周墓中的朱染双色织锦,马王堆汉墓的素纱箪衣,到唐代法门寺地宫里的四经绞罗,乃至宋锦明缎,中国丝绸文化瑰丽绚烂,仅凭我一己之力,修复不完,也研究不透。”除了研究修复,她还多了一项工作就是传帮带。

11.jpg

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纺织考古科研基地”落户苏州,王亚蓉出席授牌仪式

“我把路给后辈铺好,古代丝织品的辉煌,就指望他们去光复,期待出现更多的惊喜。”说完这句话,这位75岁的老人一扫疲惫的神情,眼神中充满希冀。

编辑 杨玉梅

[!--pape.url--]
主办单位:四川省丝绸协会、四川省丝绸科学研究院、四川省丝绸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四川省蚕桑丝绸生产力促进中心
地址:成都市金仙桥路18号 联系电话:028-87667284 E-mail:scsilk@21cn.com
Copyright © 2011 四川丝绸网 版权所有 蜀ICP备12031489-1号 技术支持:华企资讯
微信公众号,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