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2
  • 3
企业展台
通知公告
丝绸文化
人物访谈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展台 > 人物访谈
阮根尧:杭州达利富丝绸染整有限公司的转型探索
 
 
 
     阮根尧是杭州达利富丝绸染整公司的总经理、党支部书记、杭州市劳动模范,也是杭州丝绸协会的副会长、桐庐纺织服装协会会长。身兼多职的阮总,事务繁忙,却为人谦虚,仔细认真,交谈中,无处不透露着敏锐的洞察力。
 
     我一走进办公室,阮总一边给我明前茶一杯,一边自豪地展示给我看墙上的规划图,我起初还不懂,阮总坐下来慢慢讲述了公司的转型之路,我才得知这规划图就是将令我惊讶的浙江丝绸文化创意园区(以下简称为:园区),更是达利富公司转型升级的缩影。
 

    阮总眼睛放发神采,声音略高,介绍说:“这是园区的俯瞰图,此园区距离320国道2公里,借助交通便利的优势,用138棵千年桑树壮丽景观吸引游客进入园区。进入园区的丝绸之路的道路景观设计更要有特色,一进入门口,映入眼帘的是长长的步道和粗壮的千年桑树,让桑树的震撼一下子奔涌而来,而且桑树上建个可品桑茶、可看美景的树屋,更添魅力。除了道路设计独特之外,构成创意园区的酒店、商业街、展示厅、创意屋、婚庆园区都各具特色。”
 
    阮总从全国各地搜集了138棵古桑树,最大的直径是2.38米,最小的90公分。当我第一看到这些古桑树,完全打破了桑树又小又矮的印象,惊呼:天哪!竟有这么大的桑树?!他冠如车盖,树干参云,迎日沐霞。人站在桑树面前,倍觉渺小和短暂。它有魔力,吸引你去探索更多,比如桑树的果实、桑蚕的样子,丝绸成衣,丝绸字画等一系列丝绸衍生品。甚至想要了解更多桑蚕故事,小时候只在故事中听到桑叶的神奇:曹操的军队在雨中又拉又吐,郎中采一片桑茶给士兵吃,结果士兵都好了,这说明桑叶是止泻的。
 
    “古”和“大”是整个桑园基地的最大突出特点。园区的138株古桑树中有很多是800年以上的历史,树龄最年轻的也有一百多年,这些从宋代“走来”的古桑树最大的树高12米,3个成年人合抱都抱不住。这些古桑树大都经历了漫长的自然与人文变迁,是留给人类的宝贵自然文化遗产。
 
    阮总笑眯眯地,都不喝一口水,接着认真地向我介绍了园区的酒店和创意屋:“上图中左下角是丝绸体验酒店,里面睡、用、吃、喝的产品全部用丝做成。右上边是商业街,计划把与丝绸有关的产品招商入驻。右上边还有展示厅,用3D高科技展示丝绸字画。中间一排排的房子是丝绸文创中心,通过引进人才来创新产品,名曰:创意屋。丝绸文化创意园区建立的目的是把丝绸之乡桐庐与丝绸结合起来,宣扬丝绸文化,也促进达利富丝绸染整有限公司的未来转型。”
 
    阮总特意把我拉到一颗大的古桑树面前,让我猜:“你知道这是什么吗”我一看怎么树上长“蘑菇”了?莫非这就是世上罕见的桑黄?!一问阮总:“正是”
 

    据说:世上罕见的桑黄就是寄生于桑树的真菌。桑黄最早见于2000年前汉朝的《神农本草经》,记载说:“久服轻身不老延年”,《本草纲目》记载桑黄能"利五脏,宣肠胃气,排毒气"。现代研究证实桑黄多糖能够缓解疼痛、食欲不振、体重减轻及疲劳倦怠等癌症特有的症状,提高生活品质。无论是桑黄灵芝,还是其他野生灵芝,之所以越来越多的肿瘤病人口口相传,是因为他们都有:“无毒、扶正、解毒”三大特征。
 

    桑黄是目前国际公认的生物抗癌领域中效果排在第一位的药用菌,是国际医药界与保健品行业抗癌产品生产原料,市场潜力巨大。随着桑黄的用量日益加大,特别是韩、日对我国野生资源掠夺式的收购,野生桑黄资源的储备越来越少,因此发展人工桑黄生产是当前研究和开发的热点之一。于是阮总请来日本的技术人员人工培育桑黄,现已经取得阶段性的成果。阮总特意带我来到办公室,给我展示了正在人工培育的桑黄。
 
    阮总继续开心的说丝绸的转型,眉眼之间流露着敏锐:“我们还开发出了化妆品、桑茶、丝绸工艺品、桑酒等一系列的保健产品,我们现在要一步步做出桑文化,最后引导消费者购买丝绸工艺品。丝可以跟日用品、文化用具、字画,工艺品等结合,在文化理念上发掘丝,比如我卖的富春山居图。我也打算把丝绸工艺品放到将来的创意园区里陈设的售卖。”
 
    阮总谈起公司的转型探索很兴奋,当记者问到为什么要转型,阮总略有忧愁的回忆:“丝的出口最多的时候是1995年到2005年,出口量比现在多一倍,为什么呢?因为达利公司在1993年开发了绢丝针织服装,2005年是绢丝针织服装发展的顶峰,这段时期桐庐染整厂一年有3500吨绢丝的加工量。这段时期全世界六大品牌染色全部指定我们做,所以我可以染一年3500吨的量,现在一年只有400吨的订单,订单量减少,利润下滑,员工之前约400人,现在约100人。这样的企业状况必须转型。”
 
    那么当年的达利富有怎样的历史和辉煌?阮总遥想当年,意气风发:“杭州达利富丝绸染整有限公司前身是桐庐丝绸染整厂,1993年到2005年的辉煌时期,这个厂的染缸加了一台又一台,一年竟有3500吨的丝绸要染。那时的蚕茧质量对我们来说是个机遇。”
 
    达利富公司发展中遇到的瓶颈是什么?阮总表达了个人看法:中国的丝几千年历史了没有大的飞跃。丝绸定格为高贵、豪华、飘然的东西,没有成为普通老百姓的消费品,所以产品做不大。
 
    那么怎样突破丝的局限让世界都接受呢?阮总也有自己的观点:“至少在丝的可耐用上应该提高,现在丝绸行业有两个问题:
 
    一是丝的性能上没有提升。现在仍没有改变丝经不起穿洗,容易勾丝的状况。这个问题呼吁中国丝绸协会做个针对性的课题,行业大公司每年联合出资金,让科研单位做课题。国家应该也有行业性的扶植,中国丝绸协会在这方面也要针对性的下功夫。
 
    二是受到价格成本的控制,染色还是停留在色牢度达不到欧洲的标准的问题上。我认为染色工艺技术要提高,工厂应该提高产品品质而不是为了赚钱而赚钱。我们染整厂为什么之前生意好?全世界六大品牌染色全部指定我们做,所以我可以染一年3500吨的量。我们凭借玛莎的色牢度测验证书,任何一个世界品牌商,看了之后,肯定找我们做。丝绸行业应该在每个环节上纠正达到自己的标准。
 
    曾有报道记叙此事说:“……就这样玛莎公司连续到桐庐五次。从工厂环境到工艺程序,从机器更新到样品试验,每次都提出更高的要求。对印染曾一窍不通的阮厂长十分“听话”地按玛莎公司的要求,一步步改善,终于达到玛莎的要求标准,成为指定染厂。……阮厂长明白了,国外很多知名公司就是凭着这种“小题大做”的精神和“死心眼”慢慢长大的。”由此可见,阮总的实事求是,一丝不苟的精神。
 
 
    达利富丝绸染整有限公司正在转变,尝试通过开发混合型的纱线纺和休闲养生、文化创意,实现升级的梦想。计划2年后落成的此园区,就是达利富染整有限公司的转型探索缩影,该园区是拥有迄今为止,全国树龄最高,栽培品种最多,引种范围最广的古桑树基地,这更是一个融合桑茧、旅游旅游、文化创意的跨界发展的之路。我们相信凭借阮总的认真和敏锐,一定能再续辉煌!
[!--pape.url--]
主办单位:四川省丝绸协会、四川省丝绸科学研究院、四川省丝绸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四川省蚕桑丝绸生产力促进中心
地址:成都市金仙桥路18号 联系电话:028-87667284 E-mail:scsilk@21cn.com
Copyright © 2011 四川丝绸网 版权所有 蜀ICP备12031489-1号 技术支持:华企资讯
微信公众号,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