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2
  • 3
通知公告
当前位置:首页 > 通知公告
关于印发2014年四川省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实施方案的通知

 川农业[2014]91号

四川省农业厅、四川省财政厅关于印发2014年

四川省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实施方案的通知

各市(州)农业(农牧)局(委)、畜牧食品(畜牧兽医)局、水务局、农机局,财政局,四川省农科院,四川农业大学,有关农业科研教学单位:

  为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技术推广法》,深入推进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全面提高农技推广服务效能,今年中央和省财政安排专项资金,支持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工作。按照《农业部办公厅、财政部办公厅关于做好2014年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工作的通知》(农办财〔2014〕43号)要求,结合四川实际,制定《2014年四川省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实施方案》,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加强绩效管理,确保政策落实,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附件:2014年四川省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实施方案

                    四川省农业厅   四川省财政厅

                        2014年7月2日

  

   附件

  2014年四川省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实施方案

 2013年,中央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强力支持,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农业科技支撑和技术服务保障增强,我省粮食生产实现“七连增”,油菜籽产量连续12年创历史最好水平,农业助农人均增收130.2元。全省水产品产量达到126万吨,水产业助农人均增收39元。生猪、水禽、兔、蜂群生产继续保持全国第一大省地位,全省肉类总产量同比增长3.6%,禽蛋产量同比增长5.0%,奶类产量同比增长2.1%,全省农民人均牧业纯收入增加73元。四川用占全国4.7%的耕地养活了占全国6.6%的人口,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做出了重要贡献。

 2014年,遵照中央“稳中求进、改革创新”的总体要求和省委、省政府“科学发展、加快发展”的指导思想,全省力争粮食增产5亿斤以上,农业为农民增收120元,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50%。全省水产品总产量达到130万吨,渔业经济总产值达到325亿元,水产业助农人均增收30元以上。全省肉、蛋、奶产量分别增长3.5%、5%和2%,畜牧业产值增长3.5%,畜牧业为农民人均增收贡献60元以上。

 面对人多耕地少中低产田土比重大、农业产业层次低精深加工薄弱、务农劳动力老龄化和农村空心化、农业生产成本上升等诸多矛盾和问题,要用科技的支撑保障来突破农业发展的瓶颈,加强基层农技体系改革与建设,持续推动农业科技创新与推广的措施落实。

 一、工作目标

 通过项目实施,推动改革创新,全面落实《中共四川省委办公厅、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转发农业厅等部门〈关于进一步健全乡镇或区域公益性农技推广体系的意见〉的通知》(川委办〔2011〕29号),四川省农业厅、四川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关于加强乡镇或区域公益性农业技术推广队伍建设的意见》(川农业〔2012〕98号)精神,围绕主导产业,加强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健全机构、明确职责、理顺体制、稳定队伍、创新机制、优化模式、强化管理,提高农业科技推广服务效能,为农业农村经济持续稳定快速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和人才保障。

 二、主要任务

 2014年补助政策继续覆盖全省所有农业县(市、区,以下简称农业县),主要开展以下工作:

(一)推进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各农业县必须按照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改革要求完成改革任务。一是强化公益性职能。在事业单位分类改革中,保障国家在基层设立的公益性农技推广机构财政全额拨款性质,强化农业公共服务。二是健全推广机构。完善乡(镇)或区域性农技推广机构设置,明确并落实农业技术推广、动植物疫病防控、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等公共服务岗位。三是理顺管理体制。建立县域内统筹协调机制,强化县级农业主管部门管理职能,鼓励实行人、财、物“三权”归县管理。四是强化人员岗位管理。全面实行农技推广岗位证书制度,按岗聘用人员,加强岗位准入管理。五是强化财政保障。把乡(镇)或区域性农技推广机构人员工资和工作经费纳入财政预算。整合现有资产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基层农技推广条件。

  (二)加强基层农技人员队伍建设。一是加强农技推广岗位证书培训。强化新进入人员、现有在岗人员农技推广岗位证书培训,将其作为乡镇农技人员竞聘上岗、职称评聘的重要依据。二是强化知识更新培训。采取省级调训、市级集中培训、田间学校实训等方式,分产业和专题办班,与粮食生产能力提升工程、现代农业产业基地建设工程、测土配方施肥、农产品质量安全、农机化示范县和现代畜牧业重点县建设等农业重大项目结合,持续开展基层农技人员知识更新培训。三是实施骨干人才培养计划。组织骨干农技人员参加全国农技推广骨干人员培训班、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实地研修,围绕本地农业主导产业发展需要,培养基层农技推广领军人才。四是实施基层农技人员“特岗计划”。研究制定特岗农技人员招聘选拔、待遇保障、考核管理等政策措施。结合我省藏区“9+3”计划,加强甘孜州、阿坝州、凉山州等民族地区、边远艰苦地区“特岗计划”试点,鼓励高校涉农专业毕业生到乡(镇)从事农技推广服务工作。五是开展优秀农技员评选活动。结合我省农业部门“万人进万村联万户技术走基层”活动,对贡献突出的农技人员授予“优秀农业技术人员”称号,激励广大基层农业技术人员干事创业。

 (三)创新农技推广运行机制。一是创新目标绩效管理。将农技推广公益性职能细化成工作任务,落实到每个推广机构和每位农技人员,分工到岗,责任到人,签订目标责任书。完善县级农业主管部门、乡(镇)政府和服务对象三方考核机制,全面实行农技推广岗位绩效管理,将考核结果与评先评优、绩效工资发放、岗位等级晋升等挂钩。二是加强农业科技试验示范基地建设。各农业县遴选和认定2-3个农业科技试验示范基地(渔业生产县遴选和认定1个以上渔业科技试验示范基地),每个试验示范基地至少与1个农业科研教学单位紧密协作,促进科技与生产、集成与示范、培训与推广紧密结合,加强农技推广的辐射带动力度。三是培养科技示范户。以种养大户、农民专业合作社领办人、新型农民等为主要对象,每个行政村(重点渔业乡镇)遴选3-5个科技示范户,按照10:1的比例遴选建立技术指导员队伍(乡镇农技人员不低于70%),每个示范户辐射带动周边10-20个农户。四是优化服务模式。每个农业县建立专家组,聘请产业技术体系四川创新团队等县外专家开展技术指导服务,完善并巩固“专家定点联系到县、农技人员包村联户”和“专家+试验示范基地+农技人员+科技示范户+辐射带动户”的技术服务模式,建立健全县、乡、村农业科技试验示范基地网络,集成轻简适用的农业技术和高效的运行管理机制。五是构建公益性与经营性服务新机制。依托基层农业公共服务机构,搭建公益性农技推广与经营性服务结合平台,培育和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以及全程机械化、农资配送、病虫害统防统治、代耕代种等农业专业服务组织,提供全年全程技术推广服务。

 (四)提升农技推广服务效能。一是筛选推介主导品种和主推技术。省农业主管部门组织省级专家组向全省推介主导品种和主推技术。各农业县按照省上推介的主导品种和主推技术目录,结合本地主导产业发展,组织县级专家组向本地农民遴选推介主导品种和主推技术,正确引导农民采用新品种、新技术和新机具等。二是促进农业新技术大规模应用。结合粮油糖高产高效创建、畜禽标准化示范创建、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创建、农作物病虫害统防统治、动植物疫情监测与防治、高标准农田建设、农民培训阳光工程等重大项目实施,以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省级现代农业重点县、农机化示范县、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试点县等为重点,促进现代农业技术应用集约化、标准化、规模化和产业化。三是抓好对新型经营主体的技术推广服务。以农业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种养大户为重点服务对象,农技员联系特色优势农产品基地、农民专业合作社、龙头企业等,为新型经营主体提供生产技术、市场营销等服务,提高技术推广服务效率。四是推进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信息化建设。支持条件建设具备一定基础的乡镇或区域农技推广机构,加强农技推广能力建设,利用基于移动互联的农技推广服务云平台、农业科技网络书屋等现代手段和海量的技术、信息、人才等资源推广农业技术,构建农业科技进村入户快速便捷通道,提高技术到位率,实现技术推广服务全覆盖。

 三、补助资金使用

  《四川省财政厅关于安排2014年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补助资金的通知》(川财农〔2013〕420号),按照2013年各地资金规模的80%预下达了项目资金。今年中央追加安排后,根据项目绩效考评情况奖优罚劣。

   补助资金切块下达到县,由各县级人民政府统筹用于农业(农机)、畜牧、水产业。各农业县应按照川委办〔2011〕29号文件要求,统筹推进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工作,根据当地产业发展需要、产业规模大小、农技推广工作开展等情况,参照去年的做法合理确定种植、畜牧、渔业所在权重,分配补助资金。财政资金补助范围包括:

 (一)农业技术推广服务补助。主要用于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人员进村入户开展技术服务的补助,该项支出不超过补助资金总额的25%(重点用于现代农业产业基地建设、现代畜牧业发展、农业高产创建专项相关技术推广服务);聘请技术专家的补助;完成农业技术推广重大任务的绩效奖励,该项支出不得超过补助资金总额的5%;技术资料印刷、制度建设及工作考评等费用,该项支出不得超过补助资金总额的5%。

 (二)试验基地及农业科技示范户物化补助。主要用于补助试验示范基地和农业科技示范户开展新品种、新技术试验示范所需的农(兽)药、化肥、饲料、种子、种畜禽、水产苗种、试验设施装备等物资投入,以及组织展示活动等,此项支出不低于补助资金的25%。

 (三)农业技术推广能力建设支出。一是农业技术人员能力建设支出。主要用于基层农业技术人员参加培训和继续教育所需费用;对实施“特岗计划”,大学生到乡镇从事农业技术推广服务工作给予适当补助;在粮棉油高产创建项目实施区,重点围绕高产创建工作开展农技人员培训和技术服务。此项不超过补助资金的20%(用于乡镇或区域农技人员能力建设部分不低于80%)。二是基层农技推广机构能力建设支出。由各农业县按照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健全乡镇或区域公益性农技推广体系的意见》,通过以奖代补的方式,支持基础工作扎实,条件建设具备一定基础的乡镇或区域性农业技术推广机构,资金主要用于技术推广设备购置。此项不超过补助资金的20%。

 四、实施进度

 2014年6月中旬-7月中旬,省级制定并印发实施方案,抄报农业部、财政部。各农业县制定实施方案报市级审核后抄报农业厅、财政厅,启动项目实施工作。

 2014年7月下旬-11月底,推进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创新农技推广运行机制,加强农技人员队伍建设,建设农业科技试验示范基地,培育科技示范户,提高服务效能,完成延伸绩效管理县级自评、市级查验核实,于11月20日前将项目工作总结报省农业厅、省财政厅汇总后报农业部和财政部。

 2014年12月-2015年1月,延伸绩效管理省级综合考评,根据查验核实情况和日常工作实施表现情况,形成省级延伸绩效管理评价报告,于1月15日前报农业部。

 2015年2月,接受农业部延伸绩效管理评估。

 五、保证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省上成立农业厅厅长为组长,财政厅、农业厅分管领导为副组长、有关处(站)负责人为成员的领导小组(见附1),负责决策制定、政策协调、资金落实,开展督导检查与绩效评价等工作;依托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四川创新团队专家组建省级专家组(见附2),负责制定全省实施方案,筛选主导品种和主推技术,参与督促、检查与绩效考评,指导县级专家组开展工作。各农业县成立县级人民政府领导任组长、有关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领导小组,以实施补助项目为抓手,推进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组建县级专家组,围绕本县农业主导产业发展,筛选推介主导品种和主推技术,建设农业科技试验示范基地,培训农技人员,培育科技示范户,开展绩效评价。全国农技推广示范县先行先试,着重抓好“特岗计划”实施和云平台信息化建设,开展优秀农技员评选活动,在探索农技推广新模式、新机制上做好示范。

(二)强化项目实施管理。一是健全各项管理制度,落实工作责任分工,统一项目实施行为规范。二是使用国家农技推广机构统一标识,规范竖立农业科技试验示范基地标牌、技术指导员胸牌和科技示范户门牌。三是使用农业部统一设计的《技术指导员手册》和《科技示范户手册》,据实填写技术服务的时间、人员和内容等,接受实地考评查验。四是加强监督管理,省上结合农业工作督查定期或不定期开展督导检查,各农业县要加强关键农事季节、关键工作环节等过程督导,确保政策落实到位。五是加强信息管理,确定专门信息管理员,利用全国农技推广补助项目管理信息系统,及时填报相关信息。各市(州)农业、财政部门于2014年7月20日前将县级项目实施方案审核后抄报农业厅、财政厅(电子版发送Lyfu089@163.com)。

(三)强化资金使用监管。省级财政、农业主管部门加强对补助项目资金使用与监督管理,确保补助资金及时到位。建立健全相关管理制度,规范资金使用方向,细化支出范围,明确补助资金严禁用于发工资、办公经费、基础性农业科研、购买农业科技成果和专利、车辆购置和房屋购建,以及与技术推广无关的其他支出,确保专款专用。各市(州)和县级财政部门要确保资金及时拨付,督促建立相关管理制度,加强项目资金管理,严格按照省上制定的资金用途使用资金,严格执行县级报账、国库集中支付、政府采购、财务管理等制度,加强审计监督,确保资金使用安全高效。

 (四)强化项目绩效考核。按照农、财两部要求,今年继续将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实行延伸绩效管理。一是农业部加强对省级延伸绩效管理,推进政策落实。二是省级通过补助资金的监督检查和考核评比,对考核优秀的县(市、区)给予通报表扬并适当增加下一年度资金安排,对考核较差的给予通报批评并减少资金安排直至取消项目资格。三是各农业县建立绩效考核机制,完善考评指标体系,对农业技术员的工作完成情况、满意度和技术水平等进行综合全面评价,将考核结果直接与进村入户技术服务补助、绩效奖励挂钩,杜绝补助资金平均发放、违规补助。

(五)加大总结宣传力度。各地农业、财政部门要积极探索符合全面深化改革精神的基层农技推广服务绩效管理办法,及时总结项目实施过程中的典型模式和成功经验并上载到中国农业推广网(www.farmers.org.cn)、四川农业信息网(www.scagri.gov.cn)、四川水产网(www.scsscj.cn)、同方知网、云平台等,利用报刊、电视台、电台等媒体,特别是中央和省级主流媒体,多渠道宣传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的成果。开展向周小贺同志学习活动,促进工作作风转变,提高农技人员的责任心、使命感,带动农技推广能力与水平不断提升,开创农业技术推广新局面。

[!--pape.url--]
主办单位:四川省丝绸协会、四川省丝绸科学研究院、四川省丝绸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四川省蚕桑丝绸生产力促进中心
地址:成都市金仙桥路18号 联系电话:028-87667284 E-mail:scsilk@21cn.com
Copyright © 2011 四川丝绸网 版权所有 蜀ICP备12031489-1号 技术支持:华企资讯
微信公众号,扫一扫